浮云聚散几悲欢,久客怀归忆万安
出处:《怀友人陈三源》
明 · 林鸿
浮云聚散几悲欢,久客怀归忆万安。
门对西山朝气爽,城临东海暮潮寒。
身随断雁兼秋远,梦入疏砧向夜阑。
为问松萝旧游处,别来花月共谁看。
门对西山朝气爽,城临东海暮潮寒。
身随断雁兼秋远,梦入疏砧向夜阑。
为问松萝旧游处,别来花月共谁看。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往昔友情的追忆。首联“浮云聚散几悲欢,久客怀归忆万安”开篇即道出了漂泊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浮云的聚散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悲欢离合,而“久客怀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万安”一词,既指代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安定之所,也暗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
颔联“门对西山朝气爽,城临东海暮潮寒”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清晨,西山的朝气给人以清爽之感,而傍晚,临近东海的城池则因潮水的退去而显得有些寒意。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起伏。
颈联“身随断雁兼秋远,梦入疏砧向夜阑”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比作失群的大雁,在秋天的长空中孤独飞翔,既表现了漂泊的艰辛,也寓意了对友人的思念如同断雁般难以寻觅。而“梦入疏砧向夜阑”则通过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在夜晚最为强烈,仿佛能听到远方传来的砧声,那是友人在思念中敲打衣物的声音,象征着彼此之间情感的共鸣与相思的绵延不绝。
尾联“为问松萝旧游处,别来花月共谁看”则是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深情询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这里,“松萝”既是自然景物的象征,也是两人友情的隐喻,而“花月”则代表了美好的时光与共同度过的欢乐时刻。诗人通过这一问,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流露出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过往友情的追忆,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孤独与希望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