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两山间,真会驾白鹿
出处:《宿会真宫灵休厅》
宋 · 晁说之
我虽养佛胎,未必有仙骨。
如何羽衣人,而亦容我宿。
岱岳若宗社,徂徕隐敌国。
沈沈两山间,真会驾白鹿。
仙子啸清风,玉女佩金箓。
扰扰人间人,悠悠欲五欲。
如何羽衣人,而亦容我宿。
岱岳若宗社,徂徕隐敌国。
沈沈两山间,真会驾白鹿。
仙子啸清风,玉女佩金箓。
扰扰人间人,悠悠欲五欲。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宿会真宫灵休厅》。诗中,诗人以自我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仙境的憧憬。首句“我虽养佛胎,未必有仙骨”表明诗人虽然追求精神上的修炼,但并不确定自己能拥有成仙的体质。接下来,诗人将自己与传说中的仙人相比,表示即使身为凡人,也能在仙境中得到暂时的栖息。
“岱岳若宗社,徂徕隐敌国”运用比喻,将泰山(岱岳)和徂徕山比作道教中的重要圣地和守护者,暗示自己即将进入一个神秘而崇高的环境。诗人期待在那里乘着白鹿漫游,体验神仙般的逍遥生活。
“仙子啸清风,玉女佩金箓”描绘了仙界清雅的景象,仙子在清风中长啸,玉女手持象征仙道的金箓,增添了神秘的氛围。最后,诗人以人间的纷扰和世俗欲望为对照,表达了对超脱尘世、摒弃五欲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体现了宋代理学与道教思想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