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钓月,清我闲心
出处:《云林歌,为贡供奉作》
元 · 范梈
朝望宣城,夕企云林。
扫花钓月,清我闲心。
城东之山倚天碧,手扪南斗近咫尺。
幽人筑堂面山坐,绝似谢公故时宅。
谢公今何在,苍苔剪行迹。
调笙诵新诗,流水照白石。
看水作明镜,年光静来往。
夜深敬亭雨,坐见南湖长。
清风被长阪,鸟度蒹葭响。
云之林兮不可攀,中有青猿白鹤相盘桓。
林之云兮不可缚,时来宿我青檐端。
昂藏老仙人,抱剑卧山侧。
忆在中华时,相逢发未白。
问之不笑亦不言,阿蒙中子瀛洲客。
却起遗我宝字书,依稀摄精炼魂魄。
相期后天无极年,共尔守之合自然,专气还得同飞仙。
未登云林堂,试作云林歌。
嗟我久客意衰迈,云林云林奈若何。
扫花钓月,清我闲心。
城东之山倚天碧,手扪南斗近咫尺。
幽人筑堂面山坐,绝似谢公故时宅。
谢公今何在,苍苔剪行迹。
调笙诵新诗,流水照白石。
看水作明镜,年光静来往。
夜深敬亭雨,坐见南湖长。
清风被长阪,鸟度蒹葭响。
云之林兮不可攀,中有青猿白鹤相盘桓。
林之云兮不可缚,时来宿我青檐端。
昂藏老仙人,抱剑卧山侧。
忆在中华时,相逢发未白。
问之不笑亦不言,阿蒙中子瀛洲客。
却起遗我宝字书,依稀摄精炼魂魄。
相期后天无极年,共尔守之合自然,专气还得同飞仙。
未登云林堂,试作云林歌。
嗟我久客意衰迈,云林云林奈若何。
鉴赏
这首元代范梈的《云林歌》是一首描绘山水隐逸生活的诗,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句“朝望宣城,夕企云林”,表达了诗人对云林之地的朝思暮想,显示出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接下来,诗人通过“扫花钓月”、“清我闲心”等词句,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清闲的生活状态。
诗中“城东之山倚天碧,手扪南斗近咫尺”运用夸张手法,写出山势高峻,仿佛伸手可触星辰,营造出壮丽的自然景象。“幽人筑堂面山坐,绝似谢公故时宅”则借谢公典故,表达对古代隐士生活的仰慕与向往。
诗人感慨“谢公今何在”,并想象其留下的痕迹已被苍苔覆盖,暗示历史的沧桑。接着,诗人以流水、明镜、敬亭雨等意象,寓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恬淡。“清风被长阪,鸟度蒹葭响”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云林深处的神秘与自由令人神往。
最后,诗人以“昂藏老仙人”自比,表达对超脱尘世、羽化登仙的理想。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