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飞欲尽,晓发奈愁何
出处:《送吴山人吴时为桃花会》
明 · 胡应麟
丰乐桥边路,相逢鬓未皤。
形骸长土木,梦寐半云萝。
洞口铭题鹤,池头帖换鹅。
桃花飞欲尽,晓发奈愁何。
形骸长土木,梦寐半云萝。
洞口铭题鹤,池头帖换鹅。
桃花飞欲尽,晓发奈愁何。
鉴赏
此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情感深沉而真挚。首句“丰乐桥边路”,点明送别的地点,桥边小径,充满了离别的哀愁。接着“相逢鬓未皤”,虽是初次相逢,却已见彼此鬓发未白,暗含岁月匆匆之意。
“形骸长土木,梦寐半云萝”两句,以“土木”和“云萝”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飘渺,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土木”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终将归于尘土,“云萝”则暗示着梦境般的虚幻与自由。这两句诗,既是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感慨,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洞口铭题鹤,池头帖换鹅”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洞口的石壁上刻着题字,池边的鹅群在悠闲地嬉戏。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隐含着对友情和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后,“桃花飞欲尽,晓发奈愁何”以桃花凋零的景象喻指时光流逝,春天即将过去,而离别在即,不禁让人愁绪满怀。桃花的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晓发”则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诗人的情感在这两句中达到了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深情厚谊,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离别的酸楚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