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暖入千林景,丝管春生万井容
出处:《雨花台 其三》
宋 · 唐仲友
因时兴灭易成空,更向层台觅旧踪。
江渚馀寒栖白鹭,山岗晴色转青龙。
风烟暖入千林景,丝管春生万井容。
堪笑冷官诗思苦,绝尘高韵以难从。
江渚馀寒栖白鹭,山岗晴色转青龙。
风烟暖入千林景,丝管春生万井容。
堪笑冷官诗思苦,绝尘高韵以难从。
注释
兴灭:事物的兴盛和衰亡。层台:高台,指观景的地方。
江渚:江边的沙洲。
青龙:形容山岗在阳光下的翠绿之态。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代指音乐。
冷官:清闲或不受重视的官员。
绝尘:超脱尘世。
高韵:高尚的韵致。
翻译
随着时光流逝,万物兴衰成空,我更在高台上寻找过去的痕迹。江边的洲渚还残留着冬日的寒意,白鹭栖息其中,山岗在晴日下显得更加青翠如龙。
温暖的风烟吹过千树万木,春天的气息在各处井邑中萌发。
可笑那些清冷的官员,他们的诗情愁苦无比,超凡的高雅韵致难以追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仲友所作的《雨花台(其三)》。诗中,诗人通过对雨花台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历史的沧桑。首句"因时兴灭易成空"表达了世间万物随时间变迁而消逝的感慨,暗示雨花台的历史遗迹也难免如此。接着,诗人通过"江渚馀寒栖白鹭,山岗晴色转青龙",描绘了雨花台周边的生动景象,白鹭在江边栖息,山岗在晴日下显得更加苍翠,富有生机。
"风烟暖入千林景,丝管春生万井容"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温暖的风烟吹过千树万木,音乐声在春天的氛围中回荡,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热闹的画面。最后,诗人以"堪笑冷官诗思苦,绝尘高韵以难从"收尾,自嘲为"冷官"的自己,感叹即使面对美景,也无法完全捕捉到那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流露出对高雅艺术追求的无奈与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