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尘涨中州,大雅欲陵替
遮眼惟甲兵,开口无丁字。
君从何方来,落落清庙器。
岂觅佳吏部,惠然枉轮驷。
快语真起人,坐久益宏肆。
复归磨破瓦,自写锦囊秘。
敲门遣长须,恍若明星坠。
意远出寥廓,沈谢堪叔季。
昔人重勋业,文章乃馀事。
当其困湮沦,慷慨动幽思。
旧筐傥好在,万代作清吹。
听君发馀论,堂堂蕴经济。
贾生求属国,居然不自试。
飘飘云雨峡,风沙正憔悴。
老聃柱下史,庄周漆园吏。
鸿鹄千里心,蹭蹬戢远翅。
平生有笔砚,艰难不相弃。
得失与忧乐,付此一游戏。
举手忽盈纸,不知老将至。
达士要如此,何必苦酸鼻。
凌江我二友,大非俗士比。
与君共朝夕,可以忘世味。
嗟我谋生拙,汩汩耗元气。
相逢思共载,羁绁但长喟。
别后有新诗,莫忘情所寄。
一瓢落清江,顷刻荷清赐。
一饮一再读,一篇为一醉。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冯时行所作,名为《寄魏相之》。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开篇“胡尘涨中州,大雅欲陵替”两句描绘了一种历史变迁、世事沧桑的景象,中州即指中原,即中国北方地区,胡尘泛指外族入侵带来的混乱,大雅则是古代诗人,用以比喻高洁的品格。作者借此表达对理想人物的怀念。
接着,“遮眼惟甲兵,开口无丁字”写出了士大夫阶层对于武力和战争的排斥,他们只愿意看到文人的雅致,不愿听到战事的纷扰。这里“甲兵”指的是武装力量,“丁字”则是古代用以记录军事行动的文字。
“君从何方来,落落清庙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魏相之的询问和赞美,认为其如同洁净的庙宇器物一样高洁脱俗。
“岂觅佳吏部,惠然枉轮驷”进一步描绘了理想官员的形象,他们应当是德才兼备、清廉无私的典范。
诗中还有一些对友人和自我的感慨,如“快语真起人,坐久益宏肆”表达了对魏相之言谈举止的赞赏;“复归磨破瓦,自写锦囊秘”则是作者对于自己学问深厚、文章精妙的自信。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通过对友人的赞誉和自我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个人学术修养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