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人需米盐,匠氏索材甓
出处:《周天益由福侨剑水灾毁室辄奉小诗劝缘》
宋 · 刘克庄
水患被东南,陵谷倏变易。
朝犹万家聚,夕为一沙碛。
非惟齐民灾,亦是诗人厄。
鹳鸣鲁望田,蛙跳周颙宅。
稚子衣露骭,处士泥没膝。
厨人需米盐,匠氏索材甓。
先当缮井灶,次议补篱壁。
自古托天公,讵肯怨河伯。
后村空劝缘,诗不一钱直。
莫愁草堂赀,必得檀越力。
朝犹万家聚,夕为一沙碛。
非惟齐民灾,亦是诗人厄。
鹳鸣鲁望田,蛙跳周颙宅。
稚子衣露骭,处士泥没膝。
厨人需米盐,匠氏索材甓。
先当缮井灶,次议补篱壁。
自古托天公,讵肯怨河伯。
后村空劝缘,诗不一钱直。
莫愁草堂赀,必得檀越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水患:洪水灾害。东南:方位,指南方。
陵谷:山陵和山谷。
齐民:平民百姓。
鹳鸣:鹳鸟鸣叫。
鲁望:可能指唐代诗人储光羲。
稚子:小孩。
处士:未出仕的士人。
厨人:厨师。
匠氏:工匠。
缮井灶:修理井和炉灶。
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之神。
后村:村庄的后方。
檀越:佛教用语,指施主或捐助者。
翻译
洪水泛滥于东南,山川地貌瞬息万变。早晨还是万家聚居之地,傍晚却已化为一片沙漠。
这不仅给平民百姓带来灾难,也是诗人创作的困境。
鹳鸟在鲁望的田间哀鸣,蛙声回荡在周颙的屋宅。
孩子们衣衫单薄,露出大腿,隐士们泥浆没膝。
厨师需要米和盐,工匠寻求砖瓦材料。
首先应修缮井灶,其次考虑修补篱笆墙壁。
自古以来人们依赖上天,怎会去怪罪河神。
后村的人徒然劝说,诗歌的价值并不值钱。
不必担忧草堂的资金问题,必定能得到善心人士的帮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水患对东南地区造成的严重破坏。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灾难前后景象的巨大反差,以及人们生活的急遽变化。从万家聚居到一片荒凉,再到鹳鸣在鲁望田上鸣叫,蛙跳于周颙宅中,这些意象生动地表达了自然灾害对人世间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诗中的“非惟齐民灾,亦是诗人厄”一句,表明这场灾难不仅给普通百姓带来了灾难,也让诗人感到困顿。诗人通过描述稚子衣湿、处士泥泞,以及厨匠等人的生活窘境,深刻地反映了灾后社会的种种困苦。
在面对这场自然灾害时,诗人提出了先补缮井灶,再议修筑篱壁的应对措施,显示出诗人对于重建家园的迫切心情和实际作为。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天命的信任,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一种坚韧不拔的希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水灾毁室的情景描写,传递出一种对于生活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于重建家园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