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方倦游,岁晚复依刘
出处:《送林叔度之庐江寻刘使君》
明 · 徐熥
怜君方倦游,岁晚复依刘。
衰草逢霜死,寒涛逐雪流。
淮南丛桂老,江北荻花秋。
渡口一相送,目穷天际头。
衰草逢霜死,寒涛逐雪流。
淮南丛桂老,江北荻花秋。
渡口一相送,目穷天际头。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送林叔度之庐江寻刘使君》。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即将前往之地的想象与感慨。
首句“怜君方倦游”,表达了对友人长途跋涉、身心俱疲的同情。接着“岁晚复依刘”一句,既点明了友人此行的目的地,也暗示了友人与刘使君之间可能存在的深厚情谊。
“衰草逢霜死,寒涛逐雪流”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离别的氛围。衰草在霜的摧残下枯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而寒涛追逐着雪花流动,则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孤独。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喻了友人旅途中的艰难与寂寞。
“淮南丛桂老,江北荻花秋”则进一步扩展了想象的空间,将友人的行程与更广阔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淮南的桂花已经老去,江北的荻花在秋风中摇曳,这些景象既是对友人即将到达之地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渡口一相送,目穷天际头”表达了送别时的深情与不舍。在渡口,诗人与友人相对而立,目光望向天边,直到看不见彼此的身影。这一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感波动,以及对远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