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虎一母生,母去彪食虎
出处:《脊令图二首》
明 · 罗玘
破獍食其父,䲭枭食其母。
彪虎一母生,母去彪食虎。
维乌恒反哺,维雁行不补。
鹡鸰鸟之微,友义良独苦。
虽无华虫文,舌不逮鹦鹉。
飞鸣行摇摇,急难亦堪武。
疾风一枝安,百鸟谁敢侮。
彪虎一母生,母去彪食虎。
维乌恒反哺,维雁行不补。
鹡鸰鸟之微,友义良独苦。
虽无华虫文,舌不逮鹦鹉。
飞鸣行摇摇,急难亦堪武。
疾风一枝安,百鸟谁敢侮。
鉴赏
这首诗以动物拟人化的方式,描绘了自然界中几种动物的行为与情感,以此来探讨人类社会中的友情、亲情以及道德观念。
首先,“破獍食其父,䲭枭食其母”两句,通过描述恶鸟破獍和䲭枭吃掉自己的父母,揭示了自然界的残酷与无情,同时也暗喻了某些人性的丑陋面。
接着,“彪虎一母生,母去彪食虎”则描绘了幼虎在母亲离开后,为了生存而相残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生存竞争的严酷性。
“维乌恒反哺,维雁行不补”两句,通过乌鸦反哺和大雁齐飞的故事,赞美了亲情的深厚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鹡鸰鸟之微,友义良独苦”则将焦点转向了微小的鹡鸰鸟,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维持友谊的不易,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虽无华虫文,舌不逮鹦鹉”两句,通过对比鹡鸰鸟的朴实与鹦鹉的华丽,暗示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而非外在的装饰或言辞的华丽。
最后,“飞鸣行摇摇,急难亦堪武”描绘了鹡鸰鸟在飞行时的姿态,以及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勇敢表现,强调了在困难面前的坚韧与勇气。
“疾风一枝安,百鸟谁敢侮”则以疾风中的一枝树为喻,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坚定,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动物的行为和自然现象,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类社会中的各种道德和情感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性深刻的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