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海时泛滥,登岳信阻修
出处:《入西樵》
明 · 区大相
涉海时泛滥,登岳信阻修。
未若兹山胜,逶迤起平畴。
烟霞接敝庐,林壑即近陬。
旦发淩东坂,倒景穷西陲。
畦疃高下起,瀑布纵横流。
人家住重岚,水木涵清秋。
啸歌白云动,衣袂青霞浮。
金砂事未著,玉版谁见留。
葛洪慕丹井,安期访蓬丘。
此山多胜事,缓步得冥搜。
一枝聊偃息,八极可神游。
未若兹山胜,逶迤起平畴。
烟霞接敝庐,林壑即近陬。
旦发淩东坂,倒景穷西陲。
畦疃高下起,瀑布纵横流。
人家住重岚,水木涵清秋。
啸歌白云动,衣袂青霞浮。
金砂事未著,玉版谁见留。
葛洪慕丹井,安期访蓬丘。
此山多胜事,缓步得冥搜。
一枝聊偃息,八极可神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樵山的游览体验,通过对山川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涉海时泛滥,登岳信阻修”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的雄伟壮丽,“烟霞接敝庐,林壑即近陬”则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幽静深邃的景象,“旦发凌东坂,倒景穷西陲”展示了日出时分山峦的壮美与日落时分的宁静,“人家住重岚,水木涵清秋”则勾勒出山中人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诗中还融入了历史典故,如“葛洪慕丹井,安期访蓬丘”,借古人之事来增添诗的意境,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远。最后,“此山多胜事,缓步得冥搜。一枝聊偃息,八极可神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