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行路松香,漱来泉冷
出处:《齐天乐五十首》
清 · 端木埰
太虚作记曾兹夕,探幽快乘清兴。
皓月中天,秋光似水,路入风篁支径。
山空夜静。
爱行路松香,漱来泉冷。
流水声中,隔林依约度疏磬。
今宵风景未减,只潇斋寂坐,尘念都屏。
兰纸书成,蜡光透入,净几明窗相映。
盈盈照影,想此月清晖,古人同领。
问月何如,一般清味永。
皓月中天,秋光似水,路入风篁支径。
山空夜静。
爱行路松香,漱来泉冷。
流水声中,隔林依约度疏磬。
今宵风景未减,只潇斋寂坐,尘念都屏。
兰纸书成,蜡光透入,净几明窗相映。
盈盈照影,想此月清晖,古人同领。
问月何如,一般清味永。
鉴赏
这首《齐天乐》是清代诗人端木埰创作的其中一首,以月夜之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古人精神境界的向往。
开篇“太虚作记曾兹夕”,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宁静景象,仿佛在太空中记录下了这一晚的美丽。接着“探幽快乘清兴”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之美的喜悦心情。“皓月中天,秋光似水,路入风篁支径”,细腻地描绘了月光洒满大地,秋色如同流水般流淌,行人步入竹林小径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氛围。
“山空夜静。爱行路松香,漱来泉冷。”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清新,松香与泉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增添了旅途的诗意。接下来“流水声中,隔林依约度疏磬”,通过流水声和远处寺庙的钟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今宵风景未减,只潇斋寂坐,尘念都屏。”诗人在此刻沉浸在自然之中,远离尘世的烦恼,心境变得纯净。他用“兰纸书成,蜡光透入,净几明窗相映”描绘了自己在明亮的灯光下书写,与月光相互辉映的场景,表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盈盈照影,想此月清晖,古人同领。问月何如,一般清味永。”诗人借月光反思自己的心灵状态,与古人共享这份清雅之味,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永恒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古人精神境界的向往,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