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传栽树法,客献递诗筒
量宽吞渤澥,气直禀崆峒。
捧诏瑶池下,辞班玉笋中。
馈粮萧相国,制礼叔孙通。
举措敦儒行,谈谐有古风。
冀方思旧政,江表伫成功。
吏畏严霜白,民歌爱日红。
勤王虽运智,修道岂妨公。
旋种烟莎径,闲科雨竹丛。
养成丹顶鹤,瘦尽雪花骢。
移石情无倦,抄书俸不充。
晨餐烧露笋,秋句写霜枫。
棋阁连花坞,书窗映烛笼。
僧传栽树法,客献递诗筒。
饮席螺为盏,吟舟苇作篷。
按琴苔院冷,捣药月堂空。
清白成家计,操修达圣聪。
即徵归象阙,清秩冠鸳鸿。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题为《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受赠官职者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古代文化传统和礼制的尊崇。
“邦计动宸衷”表达了国家大计的重要性,而“时贤莅浙东”则指出了当时贤能之士聚集于浙江一带。接下来的“量宽吞渤澥,气直禀崆峒”形容人物品格宽厚而又坚定不移。
在“捧诏瑶池下,辞班玉笋中”两句中,“捧诏”意味着接受皇帝的诏书,而“辞班玉笋中”则表现了谦让之意,显示出受赠者的人格高尚。
“馈粮萧相国,制礼叔孙通”表明受赠者在政治和礼仪上的贡献。诗人通过“举措敦儒行,谈谐有古风”赞扬其行为遵循儒家之道,言谈中充满了古人风范。
“冀方思旧政,江表伫成功”两句可能是在提及历史上的治国理念和成就。下文的“吏畏严霜白,民歌爱日红”则描绘了一幅官员清廉、百姓安乐的美好画面。
诗中还通过“勤王虽运智,修道岂妨公”表达了对受赠者治国理念和个人品德的肯定。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如“旋种烟莎径,闲科雨竹丛”,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
“养成丹顶鹤,瘦尽雪花骢”可能是在形容受赠者对艺术或学问的修养,而“移石情无倦,抄书俸不充”则是对其勤勉学习、不懈怠的态度的赞美。
最后几句,如“晨餐烧露笋,秋句写霜枫”,通过细腻的生活描写来表达诗人对受赠者日常生活的关注和尊重。全诗通过对受赠者的多方面品格和行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