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已去附龙鳞,神气犹存录籍真
出处:《平盖治》
宋 · 张继先
昔人已去附龙鳞,神气犹存录籍真。
洞口记曾三拜日,云间别是一家春。
钓丝无迹龟鱼静,樵客忘机虎豹驯。
金井未经新汲引,已无胸次一纤尘。
洞口记曾三拜日,云间别是一家春。
钓丝无迹龟鱼静,樵客忘机虎豹驯。
金井未经新汲引,已无胸次一纤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人:过去的仙人。龙鳞:指仙人的居所或传说中的龙宫。
录籍真:真实的记载。
洞口:指神秘的洞穴或者隐秘的地方。
三拜日:多次拜祭的日子。
云间别是一家春:形容环境清幽,如世外桃源。
钓丝无迹:钓鱼线没有留下痕迹,暗示平静安宁。
龟鱼静:龟和鱼都安静,形容环境宁静。
樵客忘机:砍柴的人忘记世俗的心机。
虎豹驯:虎豹变得温顺。
金井:可能指一口金色的井,也可能象征富贵或神圣之地。
新汲引:新近打水。
胸次:内心深处。
纤尘:微小的尘埃,比喻心中的杂念。
翻译
过去的仙人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精神气息仍留在真实的记载中。我曾在洞口多次拜祭,那里的景象仿佛别有春天,与世隔绝。
钓鱼线不留痕迹,龟鱼都安静,砍柴的人忘却机心,连虎豹也变得温顺。
那个金井从未被新近打水,因此里面丝毫没有尘埃,心灵纯净如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山林景象,充满了仙境般的意境。"昔人已去附龙鳞,神气犹存录籍真"表明古人留下的仙迹仍然令人敬仰,其精神遗产被记录下来永远真实不变。"洞口记曾三拜日,云间别是一家春"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山洞中向自然致敬,在云雾缭绕的高处体验到一种独特的春天气息。
接下来的"钓丝无迹龟鱼静,樵客忘机虎豹驯"描写的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渔人钓线无影,水中的龟鱼安静无忧;樵夫在林中劳作,却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就连猛兽也变得温顺。最后"金井未经新汲引,已无胸次一纤尘"则表达了诗人对清净无为生活的向往,山中的泉水从未被污染过,心中亦无杂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