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有情终在楚,赤松无路可封留
出处:《登黄鹤楼在武昌汉阳门内城上作楼近江》
明 · 王缜
缘城屈曲上层楼,楼外长江日夜流。
黄鹤有情终在楚,赤松无路可封留。
诗从崔颢风骚少,笛傍桓伊曲调幽。
日暮东风飞鸟散,白云红叶两悠悠。
黄鹤有情终在楚,赤松无路可封留。
诗从崔颢风骚少,笛傍桓伊曲调幽。
日暮东风飞鸟散,白云红叶两悠悠。
鉴赏
此诗《登黄鹤楼在武昌汉阳门内城上作楼近江》由明代诗人王缜所作。诗中描绘了登楼远眺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情感。
首联“缘城屈曲上层楼,楼外长江日夜流。”以“屈曲”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攀登山城至高楼的过程,而“楼外长江日夜流”则展现了长江奔腾不息的壮阔景象,两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活力的氛围。
颔联“黄鹤有情终在楚,赤松无路可封留。”运用典故,黄鹤与赤松分别象征着仙鹤与隐士,表达了对古代高人逸士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世界中难以寻觅真正归隐之地的感慨。
颈联“诗从崔颢风骚少,笛傍桓伊曲调幽。”将自己与唐代诗人崔颢以及音乐家桓伊相提并论,通过“风骚少”和“曲调幽”来表达自己的文学与艺术追求,以及对古典文化的深厚感情。
尾联“日暮东风飞鸟散,白云红叶两悠悠。”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东风吹拂,飞鸟四散,白云与红叶悠然自得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