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全文

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

宋 · 姜夔
九山如马首,一一奔洞庭。
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
大澧沅澬湘,大江风忽怒。
起我舟如叶,轻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
坑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
争如飞鹅车,炮打雎阳城。
又如白狮子,山下跳鬇鬡。
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
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

注释

马首:比喻山峰形状。
洞庭:湖名,位于中国湖南省。
小舟:小型船只。
波浪平:形容水面平静。
炮打雎阳城:比喻风浪猛烈。
白狮子:形象生动地描绘风浪。
别浦:指其他河流或港湾。
茵席:地毯或垫子,此处指地面。
羹:汤羹,这里代指食物。

翻译

九座山峰像马首,逐个奔向洞庭湖。
小船经过它们下方,真是幸运,波浪平静无惊。
大澧、沅、澬、湘四水汇聚,忽然大江风起怒涛。
风浪使我的小舟如一片叶子,时而升至千丈高,时而跌落千丈深。
回头看那九座山,山势与巨浪争斗。
这情景如同飞鹅车疾驰,炮火轰击雎阳城。
又像白狮子跃动,山下翻腾起蓬松的鬃毛。
片刻间进入另一条水道,生死之间得一线生机。
此刻才明白,茵席都已湿透,连杯中的汤羹也被打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的《昔游诗十五首》中的第三首,描绘了乘船航行在湖南洞庭湖一带的壮丽景色和惊险体验。诗人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水的动态之美,将九座山峰比作马首,形象地展示它们连绵起伏奔向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写出了诗人乘舟经过时的庆幸,然而接下来的“大澧沅澬湘,大江风忽怒”则展现了风起浪涌的突变,船只如同树叶般随风摇摆,时而升至千丈高,时而跌落千丈深,生动刻画了自然力量的狂野。

诗人运用“争如飞鹅车,炮打雎阳城”和“又如白狮子,山下跳鬇鬡”这样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风浪的猛烈和船只的颠簸,同时也寓含了对危险的想象和对生存的挣扎。最后,“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表达了经历惊险后得以脱险的庆幸,以及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既有豪放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