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邻真有意,相与庆馀年
出处:《次韵杜安行见寄六首 其三》
宋 · 郭印
拟作渊明去,宁为祖逖先。
筑庐须近水,卖剑且求田。
短烛窥今古,清樽乐圣贤。
卜邻真有意,相与庆馀年。
筑庐须近水,卖剑且求田。
短烛窥今古,清樽乐圣贤。
卜邻真有意,相与庆馀年。
注释
渊明: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以隐居田园著称。祖逖:东晋将领,以闻鸡起舞励志图强。
筑庐:建造房屋。
卖剑:象征放弃世俗功名。
卜邻:选择邻居,结交朋友。
庆馀年:庆祝余生,享受晚年生活。
翻译
我想要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更愿像祖逖那样奋发向前。选择住所要靠近水源,暂且卖掉宝剑去买些田地。
在微弱的烛光下思考古今之事,举杯畅饮以敬仰圣贤。
真心诚意地寻找邻居,共同庆祝晚年岁月的安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他以陶渊明和祖逖的典故自比,表达了诗人的人生选择和理想追求。首句“拟作渊明去”,表明诗人向往田园生活,效仿陶渊明的隐逸;“宁为祖逖先”则借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表达积极进取的精神,不甘于平淡。接下来,“筑庐须近水,卖剑且求田”具体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居所和生活方式,靠近水源,放下功名,专心务农。
“短烛窥今古,清樽乐圣贤”两句,通过短烛照明,寓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历史文化的沉思,同时借清酒欢饮,表达对圣贤人物的敬仰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最后,“卜邻真有意,相与庆馀年”表达了诗人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晚年时光的愿望,体现出诗人对和谐人际关系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崇尚学问以及向往和谐生活的价值观,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