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林枯条颇封白,的历还疑梅著葩
长河水落浮浅沙,舟小客众蜂喧衙。
江天翳眼云作色,薄有雪意飘微花。
老夫抱病久不出,岁莫瑟缩难辞家。
荒郊寒风吹湿苇,落雁接翅随翻鸦。
前林枯条颇封白,的历还疑梅著葩。
蓬窗欲赏苦乏酒,觅火未便仍无茶。
舟人却信我固吝,妇翁枉事伦何挝。
诗喉无柰渴少润,秖累短发空搔爬。
清虚高韵不可借,聊且试笔开烦嗟。
匏翁三篇况在侧,宛宛玉气生高霞。
江天翳眼云作色,薄有雪意飘微花。
老夫抱病久不出,岁莫瑟缩难辞家。
荒郊寒风吹湿苇,落雁接翅随翻鸦。
前林枯条颇封白,的历还疑梅著葩。
蓬窗欲赏苦乏酒,觅火未便仍无茶。
舟人却信我固吝,妇翁枉事伦何挝。
诗喉无柰渴少润,秖累短发空搔爬。
清虚高韵不可借,聊且试笔开烦嗟。
匏翁三篇况在侧,宛宛玉气生高霞。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诗描绘了冬日乘船出行的场景。诗人以长河落水、浅沙露底起笔,营造出冷清的氛围,舟中众人喧闹,与寒冷的环境形成对比。江面云雾缭绕,似有薄雪飘落,增添了季节的冷寂。诗人因病久未出门,此刻瑟缩于舟中,感叹岁月匆匆。
沿途荒郊风冷,芦苇被吹湿,大雁低飞,乌鸦群集,画面萧瑟。诗人遥望前林,枯枝上隐约可见白色,误以为是梅花初放,但实则是积雪。舟中无酒无茶,诗人自嘲固守俭省,舟人不理解,妇翁徒劳忙碌。诗人的诗喉干渴,只能徒然抓挠头发,表达内心的烦忧。
尽管环境清冷,诗人仍试图借东坡先生的韵律来抒发情感,虽然无法完全借力,但仍尝试提笔作诗,以排解心中的郁结。最后提到匏翁的三篇诗作,以及宛如玉气高升的霞光,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文人雅趣。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自我抒怀的冬日行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