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今人得镜忆古时,照来镜发已如丝全文

今人得镜忆古时,照来镜发已如丝

出处:《古镜叹
明末清初 · 王鸣雷
古镜堕井文字缺,铜腥已尽菱半折。
拾来直置玉几旁,斑驳坭中认磨灭。
今人得镜忆古时,照来镜发已如丝
此镜开元龙脑铸,宋家宰相行照见。
是时天子传绀殿,三十六宫一日遍。
今人不同古人心,古人那似今人面。
免月会缺还复圆,此镜半面那可存。
从今镜水不镜镜,不如还镜古井眠。

鉴赏

这首《古镜叹》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鸣雷所作,通过古镜的变迁,反映了历史的更迭与世事的沧桑。

开篇“古镜堕井文字缺,铜腥已尽菱半折”,以古镜坠入井中,文字残缺,铜腥味尽,菱形镜面折损的形象,描绘了古物的破败与时间的无情。接着“拾来直置玉几旁,斑驳坭中认磨灭”一句,描述了人们偶然发现并放置于案旁的情景,斑驳的痕迹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

“今人得镜忆古时,照来镜发已如丝”则对比古今,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容颜老去的感慨。接下来“此镜开元龙脑铸,宋家宰相行照见”两句,点出古镜的历史背景,暗示其曾为皇家之物,承载着辉煌的历史记忆。

“是时天子传绀殿,三十六宫一日遍”描绘了古代皇帝巡游宫苑的盛况,与后文“今人不同古人心,古人那似今人面”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时代变迁带来的巨大差异。最后,“免月会缺还复圆,此镜半面那可存”以月亮的盈亏比喻人生的变化无常,感叹古镜虽残,却仍能见证历史的轮回。

“从今镜水不镜镜,不如还镜古井眠”则是诗人对古镜命运的感慨,希望它能在深邃的古井中安眠,不再面对世间的纷扰与变迁。整首诗通过对古镜的描写,寓言了历史的流转、人生的无常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