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火齐光照我,欣君先已得神毫
出处:《赠侯筠庵文宗》
明 · 释今无
文衡校就玉壶高,千顷寒梅覆绿涛。
鲁国自无骀兀者,冀群真有九方皋。
心平碧树齐松柏,道契莲峰起谢陶。
一粒火齐光照我,欣君先已得神毫。
鲁国自无骀兀者,冀群真有九方皋。
心平碧树齐松柏,道契莲峰起谢陶。
一粒火齐光照我,欣君先已得神毫。
鉴赏
这首诗以“文衡校就玉壶高”开篇,巧妙地将文才与高洁的玉壶相联系,喻示着作者对侯筠庵文宗才华的高度评价。接下来,“千顷寒梅覆绿涛”一句,运用了寒梅与绿涛的对比,既描绘出一幅清冷而生机勃勃的画面,也暗含着对侯筠庵文宗品格与成就的赞美。
“鲁国自无骀兀者,冀群真有九方皋”两句,通过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侯筠庵文宗在众多文人中独树一帜、独具慧眼的赞誉。鲁国无骀兀者,意味着在鲁国找不到像骀兀者那样的人才,以此反衬出侯筠庵文宗的非凡;九方皋则是指能识千里马的伯乐,这里比喻侯筠庵文宗能发现并赏识真正的文学之才。
“心平碧树齐松柏,道契莲峰起谢陶”进一步赞扬了侯筠庵文宗的心境与道德品质,将他比作心如碧树、坚如松柏的君子,同时又与谢陶(东晋诗人)相提并论,暗示其在文学道路上的深厚造诣和独特风格。
最后,“一粒火齐光照我,欣君先已得神毫”表达了作者对侯筠庵文宗才华的钦佩与羡慕,同时也预示着对方已经拥有了超越常人的文学天赋与成就,如同一粒火齐光耀四方,令人赞叹不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侯筠庵文宗才华、品德、成就的多角度赞美,展现了其在文学领域中的卓越地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