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出处:《礼部试早春残雪》
唐 · 姚康
微暖春潜至,轻明雪尚残。
银铺光渐湿,圭破色仍寒。
无柳花常在,非秋露正团。
素光浮转薄,皓质驻应难。
幸得依阴处,偏宜带月看。
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银铺光渐湿,圭破色仍寒。
无柳花常在,非秋露正团。
素光浮转薄,皓质驻应难。
幸得依阴处,偏宜带月看。
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微暖:轻微的温暖。潜至:悄悄到来。
轻明:轻盈明亮。
银铺:比喻雪覆盖的地面。
圭破:圭玉的边缘。
素光:清冷的光辉。
皓质:洁白的本质。
袁安:古代贤士,此处可能象征清贫的隐士。
翻译
微暖的春天悄悄来临,轻盈明亮的雪花仍未消融。银白的光芒逐渐湿润,像圭玉的边缘依然带着寒意。
没有柳絮常飘,这不是秋天露水凝结成团的时候。
纯净的光辉浮动而稀薄,洁白的本质要长久保持恐怕很难。
幸好能依靠阴凉之地,特别适合在月下欣赏。
如玉的尘埃几乎消散,穷巷中仿佛升起袁安的身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残雪未融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早春的生机与静谧。
"微暖春潜至,轻明雪尚残" 表示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而至,但雪花还未完全消融,呈现出一种温暖与冷清交织的氛围。"银铺光渐湿,圭破色仍寒" 中,“银铺”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阳光下的闪耀,而“圭破色仍寒”则透露出即便是春天到来,温度并未完全回暖。
"无柳花常在,非秋露正团"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季节变化的感慨。春日里没有柳树的花朵,而不是秋天的露水凝聚成珠,这种对比强调了早春特有的景象。
"素光浮转薄,皓质驻应难" 描述了春日阳光的柔和与雪地反射出的白色光芒。"幸得依阴处,偏宜带月看"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在春夜里找到一个有树木遮蔽的安静地方观赏带着月亮的美景而感到庆幸。
最后,"玉尘销欲尽,穷巷起袁安" 中,“玉尘”指的是雪花,而“销欲尽”则意味着春天到来,雪将融化。"穷巷起袁安" 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小巷子里,人们在这里享受着春日的温暖与平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从严冬到初春的过渡,以及这种季节转换带来的美感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