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已叹数公随物化,却欣二老与余留全文

已叹数公随物化,却欣二老与余留

出处:《寄刘汝一陈天予
宋 · 吴芾
昔年言路记同游,回首那知岁月流。
已叹数公随物化,却欣二老与余留
去天不谓踰三岁,补外那知尚一州。
想得赐环俱在即,不应似我老林丘。

拼音版原文

niányántóngyóuhuíshǒuzhīsuìyuèliú

tànshùgōngsuíhuàquèxīnèrlǎoliú

tiānwèisānsuìwàizhīshàngzhōu

xiǎnghuánzàiyìnglǎolínqiū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怀旧之作,诗人通过回忆昔日与友人的共同旅行,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开篇“昔年言路记同游”,直接点明主题,即是对往昔共游的回忆。接着“回首那知岁月流”则表露了诗人对于时间飞逝的无奈与感叹。

在“已叹数公随物化,却欣二老与余留”的几句中,“已叹数公随物化”一句,表达了对那些已经离世或改变旧貌之人的哀叹,而“却欣二老与余留”则表现出对仍然保持友情的少数人(即刘汝一、陈天予)的喜悦。这里的“随物化”和“与余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对于珍惜现有友谊的情感。

接下来的“去天不谓踰三岁,补外那知尚一州”中,“去天不谓踰三岁”可能是在表达时间飞逝,即使过去的日子也不再回来;而“补外那知尚一州”,则是说即便如此,但在外面仍旧有一个地方(这里指的是友情)依然如昔日一般。

最后,“想得赐环俱在即,不应似我老林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与期待。他们虽然不在同一处,但心中仍旧保有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这里的“赐环”,可能是指友人间互赠之物,用以象征友情的长存。

总体来说,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中难能可贵的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的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