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元来多妄动,圣朝未肯杀忠良
出处:《刘子寿日》
明 · 杨爵
初度圜中今四度,白头万里杳江乡。
瞻思夙夜九天远,感恻彷徨一念长。
我辈元来多妄动,圣朝未肯杀忠良。
寿隆本自君王造,但把赤心俨对扬。
瞻思夙夜九天远,感恻彷徨一念长。
我辈元来多妄动,圣朝未肯杀忠良。
寿隆本自君王造,但把赤心俨对扬。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爵为刘子寿日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刘子寿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初度圜中今四度”,以时间的流逝表达对刘子寿的关怀与思念,从初次相逢到如今已是第四次庆祝寿辰,时间的推移中蕴含着深情厚谊。
“白头万里杳江乡”一句,描绘了刘子寿远离家乡,白发苍苍的形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牵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瞻思夙夜九天远”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刘子寿的敬仰之情,将他比作高悬于九天之上的星辰,日夜被思念,体现了对刘子寿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赞美。
“感恻彷徨一念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刘子寿的深深同情,也有对时局动荡的忧虑,这种情感在心中久久回荡,难以平息。
“我辈元来多妄动”一句,诗人反思自己及同辈人,认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往往容易冲动行事,缺乏深思熟虑,这既是对自己的警醒,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
“圣朝未肯杀忠良”则表达了对朝廷处理忠臣的态度的肯定,暗示了对正义和公正的追求。
最后,“寿隆本自君王造,但把赤心俨对扬”两句,诗人认为长寿是君王赐予的恩泽,而忠诚则是内心自发的体现,表达了对君主的尊重和对自己忠诚品质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刘子寿个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价值的坚持,是一首情感丰富、内涵深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