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乎书云前,稍稍喜晴色
五月客杭城,市民几不粒。
逮乎书云前,稍稍喜晴色。
转手又不然,一雪二十日。
岂止闾巷穷,大半缺衣食。
我穷尤自笑,亦尝二千石。
今如故将军,俗眼不见识。
下舟北关埭,泥水何狼籍。
离披一破伞,?杌两败屐。
俗谚雨夹雪,未易得休息。
大雪复大雨,造物讵容诘。
柁师所见赁,脩广仅数尺。
而我凡五人,卧处殊太窄。
初过皋亭山,垂近临平驿。
有酒二三壶,聊以慰仆厮。
吁嗟岁云暮,何苦事行役。
马援壮志已,阮籍穷途迫。
永夜不复眠,孤篷滴复滴。
天地岂不大,一叶寄兹夕。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雨水不断的夏季中的困苦与感慨。诗中“今年夏雨水,浙右岁事失”一句,便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氛围,表达了对糟烂年华和时运不济的哀叹。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在五月来到杭城,却见市民困苦,粮食匮乏,反映出社会经济的凋敝。
接下来的“逮乎书云前,稍稍喜晴色。转手又不然,一雪二十日”描述了天气的多变,不仅雨水不断,还有突如其来的雪花,这种自然界的反复无常,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困顿。
“岂止闾巷穷,大半缺衣食。我穷尤自笑,亦尝二千石”则透露出诗人的个人处境,他虽然贫穷,但仍保持乐观的心态,自嘲地提到自己曾有过一定的物质积累。
“今如故将军,俗眼不见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似乎在说尽管他现在一无所有,但内心仍怀抱着从前的雄心壮志。
随后的“下舟北关埭,泥水何狼籍。离披一破伞,?杌两败屐”则是对诗人行走途中的艰难困苦的描写,他不得不面对恶劣天气和破损的庇护。
“俗谚雨夹雪,未易得休息。大雪复大雨,造物讵容诘”强调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以及诗人求生的艰难。紧接着,“柁师所见赁,脩广仅数尺。而我凡五人,卧处殊太窄”则是对居住条件的描绘,反映出生活的压迫感。
“初过皋亭山,垂近临平驿。有酒二三壶,聊以慰仆厮”中的诗人似乎在寻找某种安慰,他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但这种解脱是短暂的。
最后,“吁嗟岁云暮,何苦事行役。马援壮志已,阮籍穷途迫。永夜不复眠,孤篷滴复滴。天地岂不大,一叶寄兹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未来的迷茫和无奈。尽管整个世界广阔,但个人的命运却如同一片树叶,飘摇不定。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的内心挣扎和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