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心迢递三千里,风俗华离十六州
出处:《八月二十八日破晓出长台关》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中原人物无刘祖,北陆关山走马牛。
独向伊川哀被发,未闻临邑访长头。
乡心迢递三千里,风俗华离十六州。
有日澄清吾岂敢,鸡声寒动九边秋。
独向伊川哀被发,未闻临邑访长头。
乡心迢递三千里,风俗华离十六州。
有日澄清吾岂敢,鸡声寒动九边秋。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的《八月二十八日破晓出长台关》。诗中,诗人以中原人物自比,感叹没有像刘祖那样的英雄人物,只能在北陆关山之间奔波,暗示了自己身处乱世的无奈与孤寂。他独自前往伊川,哀叹被发之人的命运,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的关注,没有提及临邑的长头之民,可能暗指战乱中的流离失所。
诗人接着抒发思乡之情,即使相隔遥远,心系故土的情感仍绵延三千里,反映出他对家乡风俗的深深眷恋。他感慨十六州的风俗已经变得华而不实,暗示了社会风气的败坏。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若有机会,定会致力于社会的澄清,但眼前鸡鸣声声,秋意已深,边境的寒气更显凄凉,预示着时局艰难。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