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传有客拾瑶草,日下何人鞭玉龙
出处:《寄和沈纯甫比部游崆峒岩》
明 · 区大相
把酒萧条眺远峰,削成青壁秀芙蓉。
书传有客拾瑶草,日下何人鞭玉龙。
树杪秋阴凉籁起,岩前黛色暮烟重。
非缘谪籍邻幽杳,石上争题逸士踪。
书传有客拾瑶草,日下何人鞭玉龙。
树杪秋阴凉籁起,岩前黛色暮烟重。
非缘谪籍邻幽杳,石上争题逸士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山林图景。诗人以“把酒萧条眺远峰”开篇,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氛围,饮酒独赏远处的山峰,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与超然。接着,“削成青壁秀芙蓉”,将山峰比作削尖的青色壁石,又如盛开的芙蓉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峰的峭拔与秀美。
“书传有客拾瑶草,日下何人鞭玉龙。”这两句运用了典故,瑶草象征着珍贵的药材或仙草,玉龙则可能指传说中的神兽,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远方神秘世界的向往与探寻。同时,也暗示了山中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或奇遇。
“树杪秋阴凉籁起,岩前黛色暮烟重。”这两句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象,树叶顶端弥漫着阴凉的空气,岩石前笼罩着厚重的暮色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通过“凉籁”和“黛色”的描绘,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赋予了画面以生命感。
最后,“非缘谪籍邻幽杳,石上争题逸士踪。”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并非因贬谪而流连于幽静之地,而是追求着隐逸之士的生活方式,渴望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通过“谪籍”与“逸士踪”的对比,诗人展现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