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之实录非虚誉,斯文知心地下郎
出处:《书徐经坂先志》
宋末元初 · 陈杰
青霞馀绚皆成章,虎变龙匿超故常。
异时欣然读奇崛,触眼惨淡令人伤。
矢心为词血为笔,沈恨欲诉天茫茫。
波澜收卷见至性,星斗隐翳回幽光。
题将片石寄冥漠,意与万古生凄凉。
山灵护持夜半泣,悲风著木春无芳。
伯庸罔极白日短,龙舒归梦青山长。
万钟不解羊枣痛,一死傥补南陔亡。
载之实录非虚誉,斯文知心地下郎。
檀弓孝经不浪许,椽笔足徵老玉堂。
异时欣然读奇崛,触眼惨淡令人伤。
矢心为词血为笔,沈恨欲诉天茫茫。
波澜收卷见至性,星斗隐翳回幽光。
题将片石寄冥漠,意与万古生凄凉。
山灵护持夜半泣,悲风著木春无芳。
伯庸罔极白日短,龙舒归梦青山长。
万钟不解羊枣痛,一死傥补南陔亡。
载之实录非虚誉,斯文知心地下郎。
檀弓孝经不浪许,椽笔足徵老玉堂。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陈杰所作的《书徐经坂先志》。诗中,诗人以青霞比喻徐经坂的才情,赞誉其卓越不凡,如同虎变龙隐,超越常规。他感叹徐氏的作品奇异而刚健,但又透露出一丝凄凉之意,仿佛在倾诉内心的沉痛。诗人以自己的深情投入创作,表达对徐氏的敬仰和哀悼,认为他的作品能展现真性情,即使在暗淡中也能照亮人心。
徐经坂的志向深沉,如同山灵在夜半哭泣,悲风笼罩着树木,春天也失去了往日的芬芳。诗人感慨时光短暂,徐氏的抱负未能实现,只能在梦中回归青山。他虽无法弥补亲人的丧失,但希望他的著作能流传后世,成为真实记录而非空洞的赞誉。最后,诗人提到《檀弓》和《孝经》中的孝道精神,强调徐经坂的品行值得尊敬,他的才学足以证明他在文学殿堂的地位。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徐经坂的追忆和赞美,展现了对逝者人格和才华的崇高敬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