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日夕谁来哭,唯应猿鸟吟全文

日夕谁来哭,唯应猿鸟吟

出处:《哭费拾遗徵君
唐 · 姚合
服儒师道旨,粝食卧中林。
谁识先生事,无身是本心。
空山流水远,故国白云深。
日夕谁来哭,唯应猿鸟吟

注释

服:遵循。
儒师:儒家的老师。
旨:教诲,原则。
粝食:粗糙的食物。
卧:躺,居住。
中林:树林之中。
识:理解。
先生:对有学问或道德高尚的人的尊称。
事:行事,行为。
无身:无私无我。
本心:内心,本质。
空山:寂静的山。
流水:流动的水。
远:遥远。
故国:故乡。
白云深:白云缭绕,深远。
日夕:早晚。
哭:哀哭。
唯应:只有。
猿鸟吟:猿猴和鸟儿的叫声。

翻译

遵循儒家和道家的教诲,在简陋的环境中生活。
谁能理解先生的行事,他的本心就是无私无我。
空旷的山间回荡着流水声,遥远的故乡被白云深深掩映。
傍晚和清晨,又有谁来哀哭,只有猿鸟的悲鸣作答。

鉴赏

此诗为唐代诗人姚合所作,名为《哭费拾遗徵君》。在这首七言绝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费拾遗的怀念之情。

"服儒师道旨,粝食卧中林。" 这两句表明诗人追随儒家的教导,以简朴的生活方式居住于山林之中。这不仅是对费拾遗隐逸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理想。

"谁识先生事,无身是本心。" 这两句通过设问和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费拾遗虽然已去,但他的精神和思想依旧留在世间,不会消逝。这也暗示着诗人的哀思与怀念。

"空山流水远,故国白云深。"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幽而又遥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逝者的追忆和对故乡的怀念。

"日夕谁来哭,唯应猿鸟吟。"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到费拾遗墓前哭泣,只有山间的猿鸟为他作响应,这种孤寂的情景强化了诗人的哀思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独自承担起对先人精神传承的沉重心情。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