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说尽庵前事,寄远如开水墨图
出处:《次韵寅庵四首 其一》
宋 · 黄庭坚
四时说尽庵前事,寄远如开水墨图。
略有生涯如谷口,非无卜肆在成都。
旁篱榛栗供宾客,满眼云山奉燕居。
閒与老农歌帝力,年丰村落罢追胥。
略有生涯如谷口,非无卜肆在成都。
旁篱榛栗供宾客,满眼云山奉燕居。
閒与老农歌帝力,年丰村落罢追胥。
注释
四时:四季。说尽:述说完毕。
庵前事:庵前的生活琐事。
寄远:寄给远方的朋友。
如开:如同打开。
水墨图:用水墨画的形式展现。
略:稍微。
有:存在。
生涯:生活。
如谷口:像山谷口那样简单。
非无:并非没有。
卜肆:算命摊。
成都:成都城。
旁篱:旁边的篱笆。
榛栗:野生的榛子和栗子。
供宾客:用来招待客人。
满眼:满目。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峦。
奉燕居:作为居住环境。
閒:闲暇。
老农:老农夫。
歌帝力:歌唱大自然的力量。
年丰:丰收之年。
村落:乡村。
罢追胥:停止催收赋税。
翻译
四季的故事都在庵前诉说,就像寄出的水墨画一样清晰。生活虽然简朴,如同山谷口的生活,但成都也有卦摊算命的地方。
篱笆边的榛栗树款待客人,满眼的云山是我宁静生活的背景。
闲暇时与老农一起歌唱大自然的恩赐,丰收的年景让村里的官差不再来催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寅庵四首(其一)》,通过对四季更迭和庵前生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犹如淡墨水彩画般质朴自然。他将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喻为谷口的简朴,虽然在成都附近有卦摊这样的小营生,但更注重的是与宾客分享篱笆边的榛栗,以及在闲暇时与老农一同歌唱丰收,感谢上天的恩赐,使得村庄安宁,无需再受官差追索。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和向往宁静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