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百岁倒七指,万形归一尘全文

百岁倒七指,万形归一尘

宋末元初 · 方回
斋沐披来卷,焚香道主臣。
误蒙玉堂老,垂顾草庐人。
帝所闻韶奏,朝廷掌制纶。
属请长孺告,肯逐子云贫。
公伫登翘馆,吾惟钓富春。
骨将埋冢墓,心敢望陶钧。
百岁倒七指,万形归一尘
庄生真浪语,岂有八千椿。

拼音版原文

zhāiláijuànfénxiāngdàozhǔchén

méngtánglǎochuícǎorén

suǒwénsháozòucháotíngzhǎngzhìlún

shǔqǐngchánggàokěnzhúyúnpín

gōngzhùdēngqiàoguǎnwéidiàochūn

jiāngmáizhǒngxīngǎnwàngtáojūn

bǎisuìdǎozhǐwànxíngguīchén

zhuāngshēngzhēnlàngyǒuqiān椿chūn

注释

斋沐:沐浴斋戒。
道主:道教的主宰。
玉堂:宫殿的美称。
草庐:简陋的房屋。
韶奏:美妙的音乐。
制纶:制定法规。
长孺:年长而有德的人。
子云:扬雄,西汉学者。
钓:垂钓隐居。
富春:富春江,地名。
冢墓:坟墓。
陶钧:比喻治国。
七指:比喻生命的短暂。
一尘:尘土,象征死亡。
庄生:庄子。
八千椿:八千年寿,常用来形容长寿。

翻译

沐浴斋戒打开书卷,点燃香火敬奉道君。
误蒙尊贵的官员垂青,关注我这山野之人。
皇宫中听闻美妙乐曲,朝廷中执掌重要法规。
请求您告知长者,是否能接纳我如贫穷的扬雄。
您将驻足高馆,我只愿在富春江垂钓。
身体将埋于坟墓,但心怀治世之志不敢忘。
百年生命如同倒数七个手指,万物终归尘土。
庄周的话或许虚幻,哪里会有八千年的长寿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次韵张师道庆予七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老年时期对人生和自然的一种超然与寄托。

“斋沐披来卷,焚香道主臣。” 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静室中沐浴更衣,然后焚香礼佛的场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清净的心境。"误蒙玉堂老,垂顾草庐人。" 则是说作者自己年迈被误认为是位高贵的长者,而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生活在简陋的茅庐之中。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帝所闻韶奏,朝廷掌制纶。" 这里借用古代帝王听韶乐、掌握政权的典故,暗示作者虽然身处下层,但心怀天下之志。"属请长孺告,肯逐子云贫。" 则是说作者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愿望传达给年幼者,并且愿意追随那些志向远大却生活困顿的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以及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关注。

"公伫登翘馆,吾惟钓富春。" 这里“翘馆”可能指的是书房或藏书之所,而“我惟钓富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和文学的追求。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于学问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骨将埋冢墓,心敢望陶钧。" 这句话表明作者对自己身后事的淡然态度,同时“心敢望陶钧”则是说尽管身体将要归于尘土,但心中仍怀抱着成为像陶渊明这样的高洁之士的愿景。这两句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有限和精神追求的深刻认识。

"百岁倒七指,万形归一尘。" 这句话通过“百岁倒七指”比喻时间的流逝,以及“万形归一尘”表达了万物终将回归于尘土的哲理,进一步强调了生命无常和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主题。

最后,“庄生真浪语,岂有八千椿。” 这里借用庄周的思想,说其言论如同无根之木,不可捉摸。"岂有八千椿" 则是说难道真的存在着像传说中的八千岁的神木一样长寿的事物吗?这两句通过质疑,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和时间的一种超脱态度。

整首诗通过多重意象与哲理思考,将个人生活的平淡与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相结合,展现了一位老年学者面对生老病死的从容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