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醉一时寒食景,不须庭际牡丹红
出处:《壬子寒食会压沙寺二首 其一》
宋 · 韩琦
踏沙徐人绿杨中,渐见祗园宝势雄。
柏奋怒虬环古殿,花遗娇靥散春风。
娱心未放歌声好,对目难穷幻术工。
共醉一时寒食景,不须庭际牡丹红。
柏奋怒虬环古殿,花遗娇靥散春风。
娱心未放歌声好,对目难穷幻术工。
共醉一时寒食景,不须庭际牡丹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在压沙寺聚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句“踏沙徐人绿杨中”,诗人以轻盈的步伐踏入绿杨掩映的沙地,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接着,“渐见祗园宝势雄”一句,由远及近,描绘了寺庙的庄严雄伟,暗示了聚会地点的神圣与尊贵。
“柏奋怒虬环古殿,花遗娇靥散春风”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古柏苍劲挺拔,仿佛在风中怒吼;花朵随风飘散,如同少女的脸庞,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敬仰。
“娱心未放歌声好,对目难穷幻术工”则表达了聚会中的欢愉与艺术的享受。人们在歌声与幻术表演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展现了人类创造力的无限魅力。
最后,“共醉一时寒食景,不须庭际牡丹红”一句,将整个场景升华至情感层面。寒食节的美景无需牡丹的艳丽来衬托,人们内心的喜悦与相聚的温馨已经足够美丽。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是对友情、亲情以及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艺术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