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抗章论,大苏以诗攻
出处:《送新四川茶马》
宋 · 度正
庆元二年春,有诏来自东。
曰东川漕臣,忧国尽变通。
东川十五郡,连年岁不丰。
国计仅以足,民力几穷空。
赖兹经纶手,调护遂奏功。
曰维榷牧司,有言惊圣聪。
咨尔予漕臣,佥言尔惟忠。
往哉其抚事,惟和惟其中。
蜀人闻天书,喜气如春风。
窃思斟酌权,大概不可穷。
在昔元祐间,委付失狂童。
苞苴肆分行,锥刀到心胸。
小苏抗章论,大苏以诗攻。
至今百世下,得失烂如烘。
明公冰霜姿,材业尤雄雄。
剸割一指间,妙用付天工。
鸟兽虽无知,好恶人则同。
觌德自来驯,遇暴辄兴戎。
从兹三边人,稽首不敢凶。
蜀人愿公留,天子将思公。
谓公曰还归,其以来年冬。
曰东川漕臣,忧国尽变通。
东川十五郡,连年岁不丰。
国计仅以足,民力几穷空。
赖兹经纶手,调护遂奏功。
曰维榷牧司,有言惊圣聪。
咨尔予漕臣,佥言尔惟忠。
往哉其抚事,惟和惟其中。
蜀人闻天书,喜气如春风。
窃思斟酌权,大概不可穷。
在昔元祐间,委付失狂童。
苞苴肆分行,锥刀到心胸。
小苏抗章论,大苏以诗攻。
至今百世下,得失烂如烘。
明公冰霜姿,材业尤雄雄。
剸割一指间,妙用付天工。
鸟兽虽无知,好恶人则同。
觌德自来驯,遇暴辄兴戎。
从兹三边人,稽首不敢凶。
蜀人愿公留,天子将思公。
谓公曰还归,其以来年冬。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庆元二年的春天,圣旨从东方传来。说是东川的漕臣,忧虑国家事务,力求变革创新。
东川十五个郡,连年收成不好。
国家财政勉强支撑,百姓力量几乎耗尽。
幸亏有这位能臣,调度治理立见成效。
提到榷牧司,有人的言论惊动了圣上。
我劝你,漕臣啊,你的忠诚被众人称道。
去吧,处理政务时,要以和谐与公正为本。
蜀地人民听到皇命,喜悦之情如同春风。
私下思考权衡,深奥的道理难以穷尽。
回想元祐年间,决策失误如同任用狂童。
贿赂盛行,小利也深入人心。
小苏直言进谏,大苏以诗文攻击弊端。
直到今日,这些得失仍清晰可见。
您公正无私,才能出众。
您的决断犹如神工,哪怕细微之处。
鸟兽虽无情感,但对善恶也有感知。
人们敬仰您的美德,遇到暴政就反抗。
从此三边之人,都敬畏您,不敢妄为。
蜀地人民希望您留下,天子也将思念您。
告诉我,您将在明年冬天回归。
注释
诏:皇帝的命令。漕臣:负责水路运输的官员。
苞苴:贿赂。
小苏:苏轼的弟弟苏辙。
大苏:苏轼。
稽首:古代跪拜礼,表示尊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度正所作的《送新四川茶马》,表达了对东川漕臣的赞扬与期待。诗中描述了东川地区连年歉收,国家财政勉强支撑,人民生活艰难。然而,由于漕臣的精心治理,局面得以改善,人民欢欣鼓舞。诗人提及元祐年间腐败现象,对比之下,对当前漕臣的公正廉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如同明冰霜,才能出众,能够有效地处理政务,使得边地之人敬畏有加。蜀人希望他能长期留任,而皇帝也期待他在来年冬天返回时能带来更多的福祉。整首诗通过叙事和比喻,赞扬了漕臣的政绩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