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渊明宁隐者,鲁望岂渔翁全文

渊明宁隐者,鲁望岂渔翁

出处:《邢氏园池上作
宋 · 赵蕃
可意于兹夕,乃能来此风。
稻畦初吠蛤,草岸已鸣虫。
三径思茅屋,归艎忆钓筒。
渊明宁隐者,鲁望岂渔翁

拼音版原文

nǎinéngláifēng

dàochūfèicǎoànmíngchóng

sānjìngmáoguīhuángdiàotǒng

yuānmíngníngyǐnzhěwàngwēng

注释

可意:适宜的心情。
兹夕:今晚。
吠蛤:蛤蟆叫声。
鸣虫:虫鸣。
三径:隐居的小路。
茅屋:简陋的房屋。
归艎:归来的船只。
忆钓筒:回忆垂钓。
宁:难道。
隐者:隐士。
岂:岂非。
渔翁:渔夫。

翻译

今晚的心情特别适宜,才得以享受这清风。
稻田边初次听到蛤蟆叫,草岸边已有虫儿鸣唱。
怀念那竹林小径旁简陋的茅屋,想象着归航时手持钓筒的情景。
陶渊明难道仅是位隐士,鲁望你又岂非一位渔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邢氏园池上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夜晚邢氏园池上的惬意感受,微风轻拂,稻田间蛤蟆鸣叫,岸边草丛中虫声四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田园景象。诗人想到自己身处简陋的茅屋,心中怀念着归航时使用的钓筒,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以陶渊明和陆龟蒙自比,暗示自己虽然身在尘世,但内心深处更倾向于像他们那样淡泊名利,过着隐逸的生活。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