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赑负千秋色,奇字何劳问子云
出处:《赠吴应祈》
明 · 佘翔
囊里多藏汲冢文,有时独运郢人斤。
但看赑负千秋色,奇字何劳问子云。
但看赑负千秋色,奇字何劳问子云。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赠吴应祈(其一)》描绘了一种文人雅趣。首句“囊里多藏汲冢文”暗指吴应祈学问渊博,像汲冢文献那样珍贵,收藏丰富。"汲冢文"指的是战国时魏国汲郡出土的竹简,象征着古代典籍的珍稀。次句“有时独运郢人斤”,以郢匠挥舞斧头比喻吴应祈在学术上的独到见解和精湛技艺,郢人斤即郢州的名匠之斧。
后两句“但看赑负千秋色,奇字何劳问子云”进一步赞美吴应祈的才华横溢。"赑"是一种传说中的龟蛇神兽,这里用来形容吴应祈的学识深厚,如同承载千年历史的龟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奇字"可能是指罕见或深奥的文字知识,而“何劳问子云”则暗示这些知识无需向汉代学者扬雄(字子云)求教,吴应祈自能解答,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寓言和典故,赞扬了吴应祈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学问大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