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怀抱不自聊,归■生薪翻缊袍
出处:《二十七日既浴于乾明庵负暄久之诗示住庵》
宋 · 赵蕃
天公于人元不负,书生何用深追咎。
无衣还可卒岁无,我有大裘听汝覆。
吾家缚屋依山址,晏斋之前仅盈咫。
霜飙卷席不畏渠,羲驭停车吾事已。
有时携书唤儿曹,坐来和气生发毛。
眼眵岂待金篦刮,背痒不借麻姑搔。
今年谁令落湖尾,塞向墐户殊未止。
移床也拟傍晨光,蓬勃如烟纷欲眯。
今我怀抱不自聊,归■生薪翻缊袍。
人间万事固绝望,天赐一暖谁相要。
兹晨归闷忽念浴,试觅僧庐渡乔木。
道人见客如昔游,为煮清泉注万斛。
须臾一洗垢且空,渐觉表里俱冲融。
清虚日来滓秽去,吾貌可瘠神当丰。
起寻冠服风动腋,却向茅檐亲野日。
恍然堕我晏斋前,鸟语不闻山四寂。
道人领客殊忘倦,茗盌薰炉共閒燕。
为言炙背颇乐否,此味可须天子献。
无衣还可卒岁无,我有大裘听汝覆。
吾家缚屋依山址,晏斋之前仅盈咫。
霜飙卷席不畏渠,羲驭停车吾事已。
有时携书唤儿曹,坐来和气生发毛。
眼眵岂待金篦刮,背痒不借麻姑搔。
今年谁令落湖尾,塞向墐户殊未止。
移床也拟傍晨光,蓬勃如烟纷欲眯。
今我怀抱不自聊,归■生薪翻缊袍。
人间万事固绝望,天赐一暖谁相要。
兹晨归闷忽念浴,试觅僧庐渡乔木。
道人见客如昔游,为煮清泉注万斛。
须臾一洗垢且空,渐觉表里俱冲融。
清虚日来滓秽去,吾貌可瘠神当丰。
起寻冠服风动腋,却向茅檐亲野日。
恍然堕我晏斋前,鸟语不闻山四寂。
道人领客殊忘倦,茗盌薰炉共閒燕。
为言炙背颇乐否,此味可须天子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不负:不亏欠。追咎:追究过失。
卒岁:度过一年。
大裘:大皮袄。
晏斋:书斋名。
盈咫:仅能容纳一尺多的空间。
羲驭:太阳下山。
炙背:晒背。
翻译
老天对人终究不会亏欠,书生何必深深追究过失。即使没有衣服也能度过一年,我有大皮袄,让你保暖。
我家的房子靠着山脚建,晏斋前仅能容纳一尺多的空间。
寒风吹席我不怕,太阳落下我就完成事务。
有时我会叫孩子们一起读书,他们的笑声让人心情舒畅。
眼睛上的眼屎无需金篦刮除,背痒也不需要麻姑帮忙抓挠。
今年不知为何被赶到湖边,门窗紧闭还不算完。
想把床移到晨光下,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几乎睁不开眼。
如今我内心苦闷,回家生火取暖,旧袍翻新。
世间事早已绝望,只有天赐的温暖无人分享。
今早归心烦闷,忽然想起沐浴,找寺僧过桥沐浴。
僧人见我如同旧友,烧开水为我洗净尘垢。
片刻间污垢尽去,身心都感到清新舒畅。
每日清静,污秽离去,我虽外表瘦削但精神饱满。
起身寻找衣帽,风从腋下穿过,回到茅檐亲近自然。
恍惚间回到晏斋前,四周山林寂静,鸟语声声。
僧人招待客人毫不疲倦,我们品茗、熏香,悠闲度日。
他问我晒背是否快乐,这样的享受是否该献给天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名为《二十七日既浴于乾明庵负暄久之诗示住庵》。诗人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述了自己在寒冷冬日里的一次沐浴体验。他首先感慨天公对人并未亏欠,即使生活简朴,也能安然度日,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接着,他描绘了自己的居所环境,虽简陋但充满温暖,与家人共享和气的时光。
沐浴后,诗人感到身心舒畅,垢气尽除,精神焕发。他甚至想象自己回到家中,换上粗布衣服,享受这份朴素的温暖。诗中流露出对世间万事的淡然态度,认为人间万事皆有绝望之时,唯有天赐的暖意值得珍惜。
最后,诗人沐浴后前往乾明庵,与僧人共饮清泉,享受宁静的时光。他询问僧人炙背是否快乐,认为这样的简单乐趣胜过帝王的奢华享受。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亲情和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