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幻身到处等空虚,习气依然未扫除全文

幻身到处等空虚,习气依然未扫除

出处:《简能仁礼老
宋 · 刘过
幻身到处等空虚,习气依然未扫除
柏树子边寻祖意,栴檀林下伴僧居。
三千世界初无碍,十二时辰得自如。
牛粪火堆煨芋熟,时时拾得懒残馀。

拼音版原文

huànshēndàochùděngkōngránwèisǎochú

bǎishùbiānxúnzhāntánlínxiàbànsēng

sānqiānshìjièchūàishíèrshíchén

niúfènhuǒduīwēishúshíshíshílǎncán

注释

空虚:指心灵上的空明或无我状态。
习气:长期养成的习惯或倾向。
柏树子:佛教中常用于象征智慧或修行。
祖意:祖先或前人的心愿、教诲。
栴檀林:檀香木林,象征清净与修行之地。
僧居:僧侣的住所。
三千世界:佛教中的宇宙观,形容世界的广大无垠。
初无碍:毫无阻碍,自由自在。
十二时辰:古代计时单位,每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牛粪火堆:象征艰苦的修行环境。
煨芋熟:用火慢慢烤熟芋头。
懒残馀:懒残,唐代禅师,此处指他的禅意或遗物。

翻译

化身无处不空虚,习气依旧未能清除。
在柏树旁寻找先人的意愿,檀香林中陪伴僧侣居住。
三千大千世界畅通无阻,十二个时辰随心所欲。
在牛粪和火堆中煮熟芋头,时常能拾到懒残禅师的遗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或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幻身到处等空虚,习气依然未扫除"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修行之道的坚持。"柏树子边寻祖意,栴檀林下伴僧居"则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追寻古人的智慧,与僧侣为伍,共同生活的景象。

接下来的"三千世界初无碍,十二时辰得自如"表明了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不受世间羁绊的境界,每一时刻都能随心所欲而不受限制。最后两句"牛粪火堆煨芋熟,时时拾得懒残馀"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的一种描写,诗人通过简单的劳作(用牛粪做燃料煮熟芋头)获得了满足,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物质欲望已经淡薄的心态。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超脱红尘、与自然为伴的清逸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