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兹春尚馀,得酒勿复舍
公今真似之,信是渥洼马。
当年动天眷,愕睨肉食者。
珥貂汉廷臣,往往富平下。
朅来楚江城,百事聊复且。
传闻九门开,裳佩翼如也。
岩廊正需公,料理及闲暇。
不然坐玉堂,堵立看挥洒。
胡为尚居东,一麾凡屡假。
忆昔从公游,端门正槐夏。
午骑联轻肥,晨班从鱼雅。
频年江淮卧,只影未为寡。
谁云若遗□,殆甚履中苴。
相逢屡解榻,得句即邀社。
重追一笑欢,百忧罢牵惹。
况陪赋文机,不数分金贾。
青蒿倚长松,怀抱肯舒写。
残枝到春归,风灯不留灺。
世人重虚名,自视轻拱把。
独醒竟何事,空负月中斝。
及兹春尚馀,得酒勿复舍。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作者李弥逊是一位擅长词曲的文学家。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豪放的情怀和对友情的深切赞美。开篇“燕公提大笔,万象入陶冶”两句,描绘出一个才华横溢、文笔生花的文学大家形象,"燕公"指代诗中的主人公,可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侍郎张嵇仲。"万象入陶冶"则表明其文采非凡,能够将万物尽纳于笔端。
接着“公今真似之,信是渥洼马”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对燕公才华的赞赏,甚至比喻为神话中的良马,寓意其才能超群。"当年动天眷,愕睨肉食者"则描写燕公昔日在朝廷中举足轻重、影响巨大的情形。
诗人随后转向对往事的追忆,“朅来楚江城,百事聊复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传闻九门开,裳佩翼如也"则是说燕公在朝中地位尊崇,其威仪之盛,仿佛能与古代大臣比肩。
"岩廊正需公,料理及闲暇"表明诗人期待燕公能够出山,在朝政上发挥其才能。"不然坐玉堂,堵立看挥洒"则是说若非如此,燕公便只能在家中无所事事,观赏着自己的文采。
接下来,“胡为尚居东,一麾凡屡假”表达了诗人对燕公仍旧居住于东方的不解和期盼其早日归来。"忆昔从公游,端门正槐夏"则是追忆与燕公同游时的情景,那时候天气炎热,槐花盛开。
“午骑联轻肥,晨班从鱼雅”描绘了他们共度时光的快意生活。"频年江淮卧,只影未为寡"则表达了诗人对燕公才华和英俊风范的崇拜。
"谁云若遗□,殆甚履中苴"两句,可能在讨论文学或历史上的某个议题,表达出诗人对此事的深入思考。"相逢屡解榻,得句即邀社"则是说每当与燕公相遇,便能获得诗句灵感,进而邀请同好共同探讨。
“重追一笑欢,百忧罢牵惹”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深切的情怀。"况陪赋文机,不数分金贾"则是说诗人与燕公共同创作文学作品,并不计较物质上的得失。
“青蒿倚长松,怀抱肯舒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友情和文学的珍惜。"残枝到春归,风灯不留灺"则是说即使时光流逝,但那些美好的记忆依然如同春日里的花枝一般珍贵。
“世人重虚名,自视轻拱把”批判了那些追求浮华虚名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这些虚幻荣耀的超脱态度。"独醒竟何事,空负月中斝"则是说在众人沉醉于物欲之时,诗人才觉醒过来,对这虚幻无常的世界感到迷惘。
最后,“及兹春尚馀,得酒勿复舍”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春天仍旧充满期待和希望,以及面对美好事物不愿放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