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当念中林赏,览物遍山川全文

当念中林赏,览物遍山川

唐 · 韦应物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园林鸣好鸟,闲居犹独眠。
不觉朝已晏,起来望青天。
四体一舒散,情性亦忻然。
还复茅檐下,对酒思数贤。
束带理官府,简牍盈目前。
当念中林赏,览物遍山川
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

注释

田家:农家。
井屋:井边的小屋。
晨烟:早晨的炊烟。
园林:种植树木花草的地方。
好鸟:美丽的鸟儿。
闲居:闲适的住所。
朝已晏:早晨已经晚了。
青天:蓝天。
四体:身体的四肢。
一舒散:完全放松。
情性:情感和本性。
忻然:愉快的样子。
茅檐下:茅草屋的屋檐下。
数贤:几位贤人。
束带:整理衣带,指准备开始正式的工作。
理官府:处理官府事务。
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或木牍,这里指公文。
中林赏:在树林中游玩欣赏。
览物:观赏自然景色。
明世:政治清明的时代。
庶以:或许能够。
道自全:凭借道义来保全自身。

翻译

农人们已经开始耕作,井边的小屋里升起早晨的炊烟。
园林中传来鸟儿的鸣叫,悠闲的住所中我仍独自安眠。
不知不觉早晨已经过去,起身仰望那广阔的蓝天。
身体得到舒展,心情也愉快欣然。
回到茅草屋檐下,对着酒杯想起几位贤人。
整理衣带开始处理公务,公文堆积在眼前。
应当想着去林中欣赏,遍览山水的美景。
若非生活在清明的时代,或许能凭道义保全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开篇“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两句,通过对农事和晨光中冒出的炊烟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早春时节的农村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接着“园林鸣好鸟,闲居犹独眠”则透露出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悠然自得,他不急于起床,而是沉浸在这种自然与和谐的氛围中。

“不觉朝已晏,起来望青天。四体一舒散,情性亦忻然。”诗人醒来后,不经意间发现早晨已经过去,而他依旧保持着一种悠闲的心态,四肢舒展,心情也随之愉悦。这两句通过对时间感知的淡漠和身体语言的放松,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自在。

“还复茅檐下,对酒思数贤。”诗人回到茅屋之下,与朋友们饮酒畅谈,回忆那些值得尊敬的人物。这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也有对品德高尚者的怀念。

“束带理官府,简牍盈目前。”这两句则描写诗人处理公务的场景,他整理着官府中的文书,工作井然有序。这与前面的田园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显示了诗人在不同环境下的从容不迫。

“当念中林赏,览物遍山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外部自然景观的美好,他在思考中品味着林中的美丽,目光穿越山川,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肯定,也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结尾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和个人处境的思考,他认为在不理想的时代中,只有通过坚守自己的道德标准来保护自己。这既是对外部环境的无奈,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田园生活、官府公务以及个人内省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于平衡与和谐生活的追求。同时,这种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以及在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中寻找自我价值的努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