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忆沈斋题句罢,碎英无响坠华桐
出处:《答友人清明雨思》
宋 · 宋祁
楚云朝暮蔽前峰,佳节寻芳已半空。
三日薰炉沈蕙绿,一星春火并榆红。
文鳞对掷回塘水,贺燕交飞翠幕风。
怅忆沈斋题句罢,碎英无响坠华桐。
三日薰炉沈蕙绿,一星春火并榆红。
文鳞对掷回塘水,贺燕交飞翠幕风。
怅忆沈斋题句罢,碎英无响坠华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楚云:指楚地的云雾。蔽:遮蔽。
佳节:美好的节日。
薰炉:古代烧香的器具。
沈蕙绿:沉香的一种,绿色。
文鳞:形容鱼鳞有文理。
贺燕:春天的燕子,常用来寓意吉祥。
华桐:一种树木,又称梧桐。
翻译
楚地的云雾早晚遮蔽了前方山峰,美好的节日里赏花行程已过大半。三天的熏香炉中燃烧着蕙草绿色的沉香,一点春火映照着榆木的红色。
文雅的鱼鳞在回塘水面互相投掷,贺燕在绿色帷幕间交错飞翔。
遗憾地想起沈斋题诗完毕后,破碎的花瓣无声地落在华桐树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孤寂情怀。"楚云朝暮蔽前峰",以楚地的云作为背景,云雾缭绕在山前,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恍惚的氛围。紧接着"佳节寻芳已半空"则是诗人在春日里游赏自然之美,但却感到时光飞逝,一些美好已经消散。
"三日薰炉沈蕙绿,一星春火并榆红",这里的"薰炉"指的是熏香的炉子,而"沉蕙绿"则形容烟气弥漫带有青翠之色;"一星春火"象征着初春的萌芽,"并榆红"则是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写照。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春日里自然界的新鲜与活力。
接下来的"文鳞对掷回塘水,贺燕交飞翠幕风"中,"文鳞"应指的是美丽的鱼儿在水中的嬉戏之状,"对掷回塘水"则是描写水中生物欢乐跳跃的情景;而"贺燕交飞翠幕风"则是春天里燕子在绿色的窗前交织着它们的飞翔。
最后两句"怅忆沈斋题句罢,碎英无响坠华桐"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沈斋"可能是指某个书房或居所,而"题句"则是写诗留念的行为;"怅忆"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回忆。而"碎英无响坠华桐"中的"碎英"可能指的是飘落的花瓣,"无响"则意味着静谧无声,而"坠华桐"则形容花瓣轻盈地落在树上。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描绘,更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