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节操冰檗坚,雪映黄堂鹤舞帘
一瓷虽琐都无爱,信是清白由家传。
乃翁使夷曾却金,朝鲜犹说到于今。
为臣讵肯辱君命,为子何曾改父心。
包公昔不持一砚,谁谓人心随世变。
使君一瓷亦不持,昔日包心今又见。
安得人人如使君,穷檐茅屋皆生春。
清风高节激顽懦,坐令四海风俗淳。
鉴赏
这首明代利仁所作的《一瓷不受为棠野祁公歌》,以“一瓷”为题,生动描绘了祁公的高尚节操与清白家风。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包拯的廉洁事迹,进一步凸显了祁公的品格之高洁。
首句“使君节操冰檗坚”,开篇即点出祁公的节操如同冰与檗般坚不可摧,形象地表达了其坚定的道德立场。接着,“雪映黄堂鹤舞帘”一句,以雪的洁白映衬官府的庄严,鹤舞帘前则增添了几分雅致与祥和,营造出一种清正廉洁的氛围。
“一瓷虽琐都无爱,信是清白由家传。”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一瓷”,虽小却寓意深刻,象征着祁公对物质的淡泊与清白的传承。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祁公及其家族的清廉品质。
接下来,“乃翁使夷曾却金,朝鲜犹说到于今。”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祁公家族的清白传统,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至今仍为人称道。这不仅是对祁公个人的褒扬,也是对其家族精神的肯定。
“为臣讵肯辱君命,为子何曾改父心。”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祁公作为臣子与儿子的忠诚与坚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忘初心,坚持清白之道。
“包公昔不持一砚,谁谓人心随世变。”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另一位清官包拯,诗人指出即便在世事变迁中,也有像祁公这样的官员坚守清廉,不为世俗所动摇。
最后,“使君一瓷亦不持,昔日包心今又见。”再次强调了“一瓷”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祁公拒绝贪腐的象征,也是对古代清官精神的传承与再现。
“安得人人如使君,穷檐茅屋皆生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祁公品德的敬仰,希望人人都能像他一样,即使身处简陋之中,也能带来生机与希望。
“清风高节激顽懦,坐令四海风俗淳。”结尾两句,诗人总结了祁公的影响,他的高风亮节激励着那些软弱之人,使得整个社会的风气得以净化,四海之内皆充满清正之气。
整首诗通过对祁公及其家族清白品质的赞美,不仅展现了个人的高尚情操,也反映了对理想社会风气的向往与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历史典故的引用,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令人敬仰的清官形象,同时也传递了对于廉洁自律、坚守本心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