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应谢傅入沧海,行见卢敖朝玉京
熙宁元丰王道兴,公作太守逢休明。
四十年间走四海,崛然不肯干公卿。
峨峨正议天柱壮,皎皎素节冰壶清。
胸中慨慷外间易,年高未见白发生。
罢节巴陵归意锐,奈何去就不敢轻。
驰归天宠乞閒避,诸郎惜禄犹屡争。
毅然不与儿女计,飞章丹扆论赤诚。
明朝果得琳宫去,匡庐山色遥相迎。
玉溪气象自潇洒,新磨古镜当霄横。
修篁万竿饱霜雪,枯棋一局酒满觥。
时邀宾朋叙野史,间拥雪鹤登岩扃。
妄排丹鼎夜不寐,邂逅黄金烧可成。
未应谢傅入沧海,行见卢敖朝玉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康定庆历:指具体的历史时期。布衣:平民百姓。
熙宁元丰:北宋时期的年号。
王道:儒家理想的政治秩序。
峨峨:形容人的威严。
皎皎:洁白无瑕。
巴陵:地名,今岳阳。
轻:轻易。
琳宫:仙境或宫殿。
匡庐:庐山。
玉溪:可能指美丽的溪流。
潇洒:自由自在。
黄金:古代炼丹术中的追求。
谢傅:东晋谢安。
卢敖:传说中的仙人。
玉京:道教中的天宫。
翻译
在康定庆历年间,他聚集众多英才,以百姓身份歌颂太平盛世。熙宁元丰年间,王道昌盛,他担任太守,时逢政治清明。
四十载间,他遍游天下,傲然不求公卿之位。
他的正直议论如天柱般雄壮,廉洁品性如冰壶般清澈。
内心激昂,外表却平易近人,虽年事已高,但不见白发。
从巴陵卸任归心似箭,但离开朝廷之事不敢轻易决定。
他请求辞官归隐,但子弟们因舍不得俸禄而争论。
他坚决不与儿女计较,上书皇帝表达赤诚之心。
果然明日能去往琳宫仙界,匡庐山色将迎接他的到来。
玉溪的景色自在潇洒,新磨的古镜映照着天空。
万竿修竹饱经风霜雪打,一局残棋伴以满杯美酒。
时常邀请宾客共叙野史,间或携雪鹤登山门。
痴迷炼丹,夜晚难眠,期待意外发现黄金炼成。
他不会像谢傅那样遁入沧海,而是期待朝拜玉京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孔武仲所作,名为《送李大夫管勾太平宫居袁州》。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李大夫管勉的祝福和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态度。
开篇“康定庆历披群英,公为布衣歌太平。”两句,通过对历史时期的提及和对“布衣”即普通百姓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紧接着,“熙宁元丰王道兴,公作太守逢休明。”则是说李大夫在其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清廉的品德。
“四十年间走四海,崛然不肯干公卿。”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朋友四十年的为官生涯的回顾,以及对于仕途中清廉自守的赞赏。"峨峨正议天柱壮,皎皎素节冰壶清。"则形容李大夫的品德如同巍峨的山峰和清澈的冰壶,给人以坚定和纯洁的印象。
“胸中慨慷外间易,年高未见白发生。”诗人表达了内心的不平与对外界变化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时光荏苒、个人青春不再的感慨。
“罢节巴陵归意锐,奈何去就不敢轻。”此处表明李大夫辞官归隐,是一种坚决而又慎重的选择。"驰归天宠乞閒避,诸郎惜禄犹屡争。"则反映出当时权贵子弟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与争夺。
“毅然不与儿女计,飞章丹扆论赤诚。”诗人赞扬李大夫坚守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品质的推崇。
“明朝果得琳宫去,匡庐山色遥相迎。玉溪气象自潇洒,新磨古镜当霄横。”这些句子描绘了一种清晨踏青云临玉溪之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李大夫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修篁万竿饱霜雪,枯棋一局酒满觥。”此处通过对修竹和下棋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时邀宾朋叙野史,间拥雪鹤登岩扃。”诗人与朋友间的相聚,通过叙述往事和围绕着雪白的鹤展现了一种清雅脱俗的境界。
“妄排丹鼎夜不寐,邂逅黄金烧可成。”表达了对李大夫未来的期盼和对其高洁品行的赞美。
最后,“未应谢傅入沧海,行见卢敖朝玉京。”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比喻,再次强调了对于李大夫未来政治生涯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于仕途的无限向往和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是对朋友离别的送行之作,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政治理想、生活态度以及对友人品德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