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黎民馀痛在,年年泪洒战场风
出处:《常理斋殉节诗》
清 · 阎学淳
巴西妖气夜传烽,抗节真推一世雄。
再拜重围臣力竭,回头双阙主恩崇。
黄沙碧血蚕丛外,白骨丹心马革中。
蜀国黎民馀痛在,年年泪洒战场风。
再拜重围臣力竭,回头双阙主恩崇。
黄沙碧血蚕丛外,白骨丹心马革中。
蜀国黎民馀痛在,年年泪洒战场风。
鉴赏
这首诗《常理斋殉节诗(其一)》由清代诗人阎学淳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忠诚与牺牲的深刻思考。
首句“巴西妖气夜传烽”描绘了战乱的夜晚,烽火连天,妖气弥漫,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混乱。接着“抗节真推一世雄”赞扬了主人公在逆境中坚守节操,成为时代中的英雄,凸显了忠诚与勇气的价值。
“再拜重围臣力竭”描述了主人公在重重包围中尽力抵抗,直至力量耗尽,表现了其不屈不挠的精神。紧接着“回头双阙主恩崇”则表达了对君主恩德的感激与眷恋,即使面对绝境,心中仍怀有对国家和君王的深厚情感。
“黄沙碧血蚕丛外,白骨丹心马革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黄沙、碧血、白骨与丹心、马革相映衬,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惨烈与牺牲的伟大,同时也象征着烈士们虽身死但精神永存。
最后,“蜀国黎民馀痛在,年年泪洒战场风”点明了这场悲剧对蜀国百姓的影响,每年的战场风都伴随着他们的泪水,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歌颂了英勇牺牲的烈士,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