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坐忘惊觉晚,山前明月伴人归
出处:《含云寺书事三首 其三》
宋 · 张载
竹间幽径草成围,藜杖穿云翠满衣。
石上坐忘惊觉晚,山前明月伴人归。
石上坐忘惊觉晚,山前明月伴人归。
注释
竹间:竹林中。幽径:隐蔽的小路。
草成围:草丛环绕。
藜杖:藜茎制成的手杖。
穿云:穿过云层。
翠满衣:衣裳被绿色覆盖。
坐忘:静坐冥想。
惊觉:猛然惊醒。
晚:傍晚。
山前:山的前面。
明月:明亮的月亮。
伴人归:陪伴着回家。
翻译
竹林中的小路被青草环绕,藜杖穿过云雾,衣裳沾满翠绿。坐在石头上沉思,不觉天色已晚,山前明亮的月光伴我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寺的静谧图景。"竹间幽径草成围"表达了诗人在一片被竹林环绕、道路两旁长满野草的小径中漫步,环境宁静而又略带荒凉。"藜杖穿云翠满衣"则是诗人手持藜杖(一种用来攀援山路的工具),在云雾缭绕的高处行走,因而衣衫被云雾所湿,显露出一份超凡脱俗之感。
"石上坐忘惊觉晚"中,诗人坐在岩石上沉浸于自然之美,不知不觉间日已过半,直到惊醒时才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这种境界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领悟和内心的平静。
最后一句"山前明月伴人归"描绘了黄昏落幕,一轮明月悬挂于山前,照亮归途的行人。这不仅是视觉上的美丽,也象征着心灵的明净与澄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