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设醴且陪花作友,曳裾还伴竹为宾全文

设醴且陪花作友,曳裾还伴竹为宾

明 · 史鉴
老大辞家西入秦,灞陵原上柳条新。
医和自得生斯地,扁鹊于今见后身。
设醴且陪花作友,曳裾还伴竹为宾
一鞭已被君先著,怅望咸阳渭水春。

鉴赏

此诗《送凌汉章赴秦王之招》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描绘了送别友人凌汉章前往秦地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老大辞家西入秦,灞陵原上柳条新”,开篇即点出送别场景,主人公年岁已高,却毅然决然地踏上西行之路,前往秦地。灞陵原上的柳条在春风中新生,既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也暗含着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颔联“医和自得生斯地,扁鹊于今见后身”,借用了古代名医医和与扁鹊的故事,暗示凌汉章此行可能将有所作为,如同两位名医一般,能够为秦地带来福祉。同时,也表达了对凌汉章才能的肯定与期许。

颈联“设醴且陪花作友,曳裾还伴竹为宾”,进一步描绘了送别宴会上的场景。主人以美酒相待,与花为伴,以竹为宾,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略带伤感的氛围,体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尾联“一鞭已被君先著,怅望咸阳渭水春”,表达了送别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一鞭已挥,意味着离别已成定局,只能怅然望着咸阳渭水,想象着春日的美景,心中满是不舍与期待。这一句不仅道出了离别的无奈,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旅途平安、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憧憬,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友人才能的赞赏与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