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叛服亦不常,圣朝示威格全文

叛服亦不常,圣朝示威格

出处:《赤金峡
清 · 成书
赤金无大山,峡口多怪石。
前朝蒙古卫,疆域递沿革。
叛服亦不常,圣朝示威格
虎臣秉庙谋,驱逐得长策。
番帐尽外徙,流民乃占籍。
迩年稍生聚,亦未富田宅。
行人谋午餐,六月见新麦。
饱食戒车徒,前行沙碛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赤金峡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以及清朝对这一地区的治理情况。开篇“赤金无大山,峡口多怪石”描绘了赤金峡险峻的地貌特征,接着“前朝蒙古卫,疆域递沿革”点明了此地的历史背景,从蒙古卫所到疆域的更替,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地域的变迁。

“叛服亦不常,圣朝示威格”则反映了该地区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清朝通过展示武力来维持秩序的策略。“虎臣秉庙谋,驱逐得长策”赞扬了清朝官员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在面对叛乱时,制定出有效的策略,成功地驱逐了敌人。“番帐尽外徙,流民乃占籍”描述了清朝对流民的安置政策,将他们迁徙至安全地带,并给予户籍登记,以稳定社会秩序。

最后,“迩年稍生聚,亦未富田宅”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逐渐恢复了人口聚集,但并未达到富裕的程度。“行人谋午餐,六月见新麦”通过行人的日常活动,侧面展示了当地的农业状况,六月已能看到新麦,体现了农事的季节性。“饱食戒车徒,前行沙碛白”则描绘了行人在饱餐后继续前进的情景,沙碛白的景象可能象征着前方的艰难旅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赤金峡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还展现了清朝在治理边疆地区时的策略与成效,以及当地社会生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