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齐水后皆禾稼,不杀耕牛更可传
出处:《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其五》
宋 · 黄庭坚
曾发公家钜万钱,沟中襁褓却生全。
三齐水后皆禾稼,不杀耕牛更可传。
三齐水后皆禾稼,不杀耕牛更可传。
注释
曾:曾经。发:分得。
公家:国家。
钜万钱:大量钱财。
沟中:沟壑中。
襁褓:初生的婴儿。
却:反而。
生全:保全生命。
三齐:古代地区名,指今山东东部地区。
水后:洪水过后。
皆:都。
禾稼:庄稼。
不杀:不宰杀。
耕牛:用于耕地的牛。
更:还。
可传:可以传承。
翻译
他曾分得国家大量钱财,沟壑中的婴儿因此得以保全。在三齐之地,洪水过后都是庄稼,不宰杀耕牛,这样的传统还能延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叔父给事挽词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叔父在官府中慷慨解囊,救助贫困百姓的情景。"曾发公家钜万钱"描绘了叔父动用公款救济众多贫困家庭,数额巨大;"沟中襁褓却生全"则形象地写出这些钱如何使许多在困境中的新生儿得以保全生命。后两句"三齐水后皆禾稼,不杀耕牛更可传"进一步表达了对叔父仁政的赞扬,认为他的善举不仅救急眼前,还考虑到长远,保护了农耕资源,使得田地能够继续丰收。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叔父的仁爱之心和深思熟虑的施政理念,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素以峭健豪放著称,此诗虽短小,但情感深沉,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