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闻奉使者,受命不受辞
出处:《送廖舍人江南安抚》
唐末宋初 · 徐铉
上天本爱民,治乱当有时。
伤嗟江表人,三灾迭扰之。
如何遭盛明,不能免流离。
王泽限遐远,孰云天听卑。
贤哉廖夫子,尽忠不顾私。
朝闻青蒲奏,暮见轺车驰。
愚闻奉使者,受命不受辞。
但使民瘼瘳,无忧国赋亏。
贞观笑割股,文侯谕治皮。
学古平生事,行行当在兹。
赠言聊执手,愿子副心期。
伤嗟江表人,三灾迭扰之。
如何遭盛明,不能免流离。
王泽限遐远,孰云天听卑。
贤哉廖夫子,尽忠不顾私。
朝闻青蒲奏,暮见轺车驰。
愚闻奉使者,受命不受辞。
但使民瘼瘳,无忧国赋亏。
贞观笑割股,文侯谕治皮。
学古平生事,行行当在兹。
赠言聊执手,愿子副心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的文学家徐铉所作,名为《送廖舍人江南安抚》。诗中表达了对廖夫子忠诚为民、不畏艰难的赞美之情,并通过历史典故,如“贞观笑割股”和“文侯谕治皮”,强调了古代先贤为国为民的高尚品德。诗人在诗中寄予了对廖夫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像古代的贤者一样,以实际行动践行其为民服务的宗旨。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上天本爱民,治乱当有时”的宏观理念与“三灾迭扰之”的现实困境相对比,突出了廖夫子在乱世中坚守职责的可贵品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廖夫子在面对国家赋税压力时,仍能尽忠职守、关注民生疾苦的赞赏。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深情,既展现了对古代先贤精神的崇敬,也寄托了对廖夫子个人品格和行为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