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府坚辞掾,平阳顷著功
出处:《挽梦锡机宜寺簿 其二》
宋 · 张元干
太府坚辞掾,平阳顷著功。
清贫名教乐,静退昔贤风。
俛首稠人里,甘心正论中。
胡然成鬼录,骨相本三公。
清贫名教乐,静退昔贤风。
俛首稠人里,甘心正论中。
胡然成鬼录,骨相本三公。
注释
太府:古代官署名,主管国家财政。掾:古代官府中佐助官员的通称。
顷:短时间,片刻。
名教:儒家所倡导的道德教化。
静退:安静地退出,指谦逊退隐。
俛首:低头,谦卑。
稠人里:人群之中,指世俗社会。
正论:正当的言论,公正的道理。
鬼录:阴间簿籍,指死亡记录。
骨相:人的骨骼形态,古人认为可以反映人的命运或才能。
三公:古代朝廷中最高的三个官职,如太尉、司徒、司空。
翻译
太府坚决拒绝做属官,平阳短时间内建立了功勋。他以清贫为名教之乐,崇尚古人淡泊隐退的风范。
在人群中低着头,却在公正言论中坚守内心。
为何会成为阴间的记录,他的骨骼形态原本就是三公之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而自守的士人形象,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追思和对名教的乐道。开篇“太府坚辞掾,平阳顷著功”写出了士人的廉洁自持和对往昔英雄业绩的缅怀。“清贫名教乐,静退昔贤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享受,以及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之情。接着“俛首稠人里,甘心正论中”展示了士人在世俗纷争中的低头和内心的平和自得。最后,“胡然成鬼录,骨相本三公”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可能指的是某种历史记载或传说。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怀念和对清贫生活的肯定,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操守与社会责任之间平衡的思考。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个人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