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君长歌劝君酒,便是别离未应久
出处:《九华山歌送施幼淳省元南还青阳省觐》
明 · 于慎行
九峰名九子,幻作九莲花。
去天不知尺有几,晴空片片飞丹霞。
南宫才子江东客,笔带九华峰顶色。
学书欲作万人敌,一日声名倾上国。
青春谒帝入神京,黄石寻师驻谷城。
经术远宗燕太傅,门墙半列鲁诸生。
忽登泰岱看乡陌,望见江头云气白。
愁心一夜渡淮阳,不为莼鲈秋兴迫。
千里宁亲愿不违,西风萧瑟送将归。
尊前落木浑成雨,马上微霜欲点衣。
为君长歌劝君酒,便是别离未应久。
去日聊随朔雁飞,来时莫在春鸿后。
玉树青荧上苑栽,君王正忆子虚材。
好将九朵芙蓉露,泻向仙人掌上开。
去天不知尺有几,晴空片片飞丹霞。
南宫才子江东客,笔带九华峰顶色。
学书欲作万人敌,一日声名倾上国。
青春谒帝入神京,黄石寻师驻谷城。
经术远宗燕太傅,门墙半列鲁诸生。
忽登泰岱看乡陌,望见江头云气白。
愁心一夜渡淮阳,不为莼鲈秋兴迫。
千里宁亲愿不违,西风萧瑟送将归。
尊前落木浑成雨,马上微霜欲点衣。
为君长歌劝君酒,便是别离未应久。
去日聊随朔雁飞,来时莫在春鸿后。
玉树青荧上苑栽,君王正忆子虚材。
好将九朵芙蓉露,泻向仙人掌上开。
鉴赏
这首《九华山歌送施幼淳省元南还青阳省觐》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先,诗中以“九峰名九子,幻作九莲花”开篇,巧妙地将九华山的九座山峰比作九朵莲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出九华山的美丽与神秘。接着,“去天不知尺有几,晴空片片飞丹霞”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九华山之高峻,仿佛与天相接,晴空中的片片红霞更增添了山的壮丽景象。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提到友人施幼淳即将离开,前往南方的青阳省亲。“南宫才子江东客,笔带九华峰顶色”,赞美施幼淳不仅才华横溢,更是将九华山的风采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随后,诗人描述了施幼淳的求学之路,从江南到京城,再到深山寻师,展现了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归家的祝福与期待:“为君长歌劝君酒,便是别离未应久。”在分别之际,诗人以歌声和美酒为友人送行,希望这次离别不会太久,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赞美了九华山的自然美景,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