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
出处:《说洄溪招退者》
唐 · 元结
长松亭亭满四山,山间乳窦流清泉。
洄溪正在此山里,乳水松膏常灌田。
松膏乳水田肥良,稻苗如蒲米粒长。
糜色如珈玉液酒,酒熟犹闻松节香。
溪边老翁年几许,长男头白孙嫁女。
问言只食松田米,无药无方向人语。
浯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温。
屠苏宜在水中石,洄溪一曲自当门。
吾今欲作洄溪翁,谁能住我舍西东。
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
洄溪正在此山里,乳水松膏常灌田。
松膏乳水田肥良,稻苗如蒲米粒长。
糜色如珈玉液酒,酒熟犹闻松节香。
溪边老翁年几许,长男头白孙嫁女。
问言只食松田米,无药无方向人语。
浯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温。
屠苏宜在水中石,洄溪一曲自当门。
吾今欲作洄溪翁,谁能住我舍西东。
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
注释
长松:高大的松树。亭亭:直立的样子。
乳窦:山间泉眼,形似乳房,故名。
清泉:清澈的泉水。
洄溪:弯曲回转的小溪。
乳水:形容泉水像乳汁一样滋养。
松膏:松脂,这里指松树分泌的油脂。
灌田:灌溉田地。
松膏乳水:松脂和乳状泉水混合。
肥良:肥沃,适宜耕种。
稻苗:水稻的幼苗。
蒲:蒲草,比喻稻苗的茂盛。
糜色:糜子的颜色,糜为古代对黍、稷等谷物的统称。
珈玉:珍贵的玉石,形容糜子颜色美好。
玉液酒:美酒的雅称。
松节香:松树的枝节所散发的香气。
老翁:年老的男子。
年几许:不知道年龄多大。
长男:长子。
头白:头发变白,指年老。
松田米:松林覆盖下的田地产出的米。
无药无方:不需要药物,生活自然健康。
向人语:对外人说,指不需要对外界解释自己的生活方式。
浯溪:地名,此处代指多泉之地。
泉源:泉水的源头。
盛暑大寒:极热和极冷的天气。
大温:非常温暖。
屠苏:屠苏酒,古代春节饮用的酒。
水中石:溪水中的石头,适宜放置酒以保持凉爽。
一曲:溪流的一段弯曲处。
当门:正对着门。
洄溪翁:指想要成为居住在洄溪边的隐士。
住我舍西东:住在我的屋舍周围,指相伴而居。
勿惮:不要害怕。
山深与地僻:山林深邃和地方偏僻。
罗浮:罗浮山,传说中的仙山。
葛仙翁:葛洪,东晋时期的道士,被尊称为仙翁,代表隐逸生活的理想。
翻译
高大的松树挺立四周遍满山,山间泉眼潺潺流出清澈泉水。洄溪正好处于这座山中,乳状的泉水和松脂常常灌溉着田地。
松脂和乳状的泉水使田地肥沃,稻苗长得像蒲草一样,稻米颗粒修长。
糜子的颜色像珍贵的珈玉,酿出的酒如同玉液,酒香中还能闻到松节的香气。
溪边的老翁不知年岁几何,他的长子已白头,孙子也已娶妻。
询问之下,他们只吃松田里产出的米,无需药物,生活自给自足,无须多言向外人道。
浯溪石头下藏着众多的泉源,炎炎夏日清凉,严寒冬日温暖。
屠苏酒适合放在溪中的石头上,洄溪一弯,正对着家门。
我现今想要成为那洄溪边的老翁,谁又能陪伴我居住在这西东的舍旁。
不必害怕山林深邃与地处偏僻,罗浮山上还有仙人葛洪居住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村风光图景。开篇“长松亭亭满四山,山间乳窦流清泉”写出了一个被连绵的松树环抱,溪水潺潺的自然环境。紧接着,“洄溪正在此山里,乳水松膏常灌田”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特色——有着丰富的水源和良好的土壤条件。
诗人通过“松膏乳水田肥良,稻苗如蒲米粒长”表达了对这里农业丰收的赞美。接下来的“糜色如珈玉液酒,酒熟犹闻松节香”则是在形容这里的粮食不仅丰富,而且品质上乘,甚至还能酿造出好酒,且酒中仍带有松木的清香。
在诗的后半部分,“溪边老翁年几许,长男头白孙嫄女”描绘了一位生活在这片美丽山水中的老人,他的子孙满堂,生活平和。紧接着“问言只食松田米,无药无方向人语”表明这个地方的人们通过吃这里的米,过着不需要药物、健康长寿的简单生活。
诗人继续写道:“浯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温”强调了这片山水间水源的丰富和气候的宜人。接下来的“屠苏宜在水中石,洄溪一曲自当门”则是在描述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
最后,“吾今欲作洄溪翁,谁能住我舍西东。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表达了诗人想要在这里定居下来,成为一位洄溪翁,并且鼓励他人不要因为山深路远而犹豫,因为历史上就有隐逸于罗浮的葛仙翁。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田园生活理想的向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