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石榴书壁去,金粟满包来全文

石榴书壁去,金粟满包来

出处:《金粟道人
宋 · 胡仲弓
曾食如瓜枣,蟠桃几度开。
石榴书壁去,金粟满包来
云气侵丹灶,春山入酒杯。
步虚声渐远,何处觅蓬莱。

拼音版原文

céngshíguāzǎopántáokāi

shíliúshūjīnmǎnbāolái

yúnqīndānzàochūnshānjiǔbēi

shēngjiànyuǎnchùpénglái

注释

曾:曾经。
食:吃。
如:像。
瓜枣:小枣。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
度:次。
书:刻画。
壁:墙壁。
去:离开。
金粟:金色的米粒。
满:充满。
丹灶:炼丹炉灶。
春山:春天的山景。
入:倒映。
步虚:道教修炼时的踏步声。
声:声音。
渐:逐渐。
远:远去。
觅:寻找。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翻译

他曾吃过如瓜子般的小枣,蟠桃开放了多少回。
石榴的果实刻在墙壁上,金色的米粒装满包裹而来。
云雾缭绕着炼丹的炉灶,春山的景色倒映在酒杯中。
随着步虚声渐行渐远,他在何处寻找那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金粟道人"的隐士生活。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出道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首句"曾食如瓜枣,蟠桃几度开",暗示道人可能过着简朴的生活,以瓜枣为食,期待着仙界的蟠桃再次开放,寓意他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石榴书壁去,金粟满包来",将石榴比喻为智慧的象征,道人将知识刻写在墙壁上,而金粟则可能是道教中的仙果,象征着收获和灵性。这两句表达了道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仙道的渴望。

"云气侵丹灶,春山入酒杯",丹灶是炼丹的地方,云气缭绕,形象地展示了道人修炼的神秘氛围,而春山入酒杯,则寓言了道人心境的开阔和自然的亲近。

最后两句"步虚声渐远,何处觅蓬莱","步虚"是道教修炼时的轻盈步伐,声音渐远,意味着道人身影消失在远方,寻找那传说中的仙岛蓬莱,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金粟道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